请选择:

味蕾记忆之故乡亳州

心之归处即是故乡,曾经的我们都不是满腹乡愁的人,而后的成长或许却让我们离开故土,去到新的地方。从此以往怀念的,不仅是故乡,而是心底最初的地方。 徐博文,旅行体验师。生于亳州,奋斗在合肥,尝尽天下美食,却最钟爱故乡味道。谈起舌尖上的亳州,总让幸福感溢的满满。这一次,我们跟着他的味蕾寻回记忆,关于故乡,也关于旅行。
  • 最美的是故乡的云,最甜的是故乡的水,最厚重的是故乡的土,而故乡总是对在外的游子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像我这个地道的皖北汉子,最爱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切上一块牛肉馍,喝上一大口油茶。

  • 思乡想必是每个在外打工的孩子必修的成长课程,而对家乡最思念的莫过于饭桌上母亲拌的那份铜关粉皮,蒸的那一碗碗虎皮肉,元油肉,八宝饭。

  • 在外的时间越久,对家的思念就越是强烈,晃动的火车厢,带我穿越秦岭淮河,穿越回忆,穿越四季,而每一季我最想念的却是故乡的美食。

  • 春日里万物复苏,清明节前后的柳条串烧饼,搭配自家酿制的卤酱豆,仿佛是那个时节里孩子们最津津乐道的事情。

  • 夏天,妈妈会买个好几个打瓜,这种瓜子很大的黄瓤西瓜,并不是那么的甜,放在井水里冰上一下午,傍晚吃过晚饭,拖一张躺椅躺在树下,用勺子舀着西瓜,那种微酸的西瓜在燥热的夏季仿佛冰镇饮料般解渴,而身在异乡的我却再也没有吃到过这种西瓜。

  • 秋日夕阳下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时间流动后一季季的美丽,岁月也许会帮我们铭记住一切,尤其是那一碗碗麦仁稀饭,带着青涩的麦仁香,顺着我的食道和身体融为一体,刻在我食味的DNA上,永生难忘。

  • 冬季,房檐上的琉璃冰锥简直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我和小伙伴们嬉戏,打闹,无论多冷,回到家后总能喝上一碗羊肉粉丝汤,妈妈在熬制时会撒上一勺胡椒粉,再泡上几块烙饼,辛辣的味道会瞬间让我暖到胃里。

  • 味蕾会随着年龄增长在退化,而那顽固的味蕾记忆却越来越明显,以至我们无论在何时吃饭时,总要和家乡的饭菜比较一番。

  •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而随着人们的迁徙,食物是随着人的流动而慢慢发生着变化,我们开始品尝各种料理,日本寿喜锅,韩国烤肉,泰国冬阴功汤等等等等。我爱寿喜锅微咸的汤底,爱韩国烤肉那咬到嘴里滋滋冒油的感觉,也爱冬阴功汤里香茅那特有的气味!这些美食不停地刺激着味蕾,放佛被很多人追求的少女,她爱的还是最初给她感觉的那一位。

  • 亳州的味道,不独属于我,却又强占着我味蕾,是流动小摊的糯米糕,豌豆馅,粘面馍,泡烤,是板面馆里的烫菜,卤煮羊蹄,是城门楼的芝麻酱凉皮,油酥烧饼,烧饼夹炒凉粉,是双寺的牛肉馍,是大隅首的大盘鸡,是药都大厦门口的烧烤,韭菜合子,是华佗像的锅盔,是是义门的羊肉汤,是涡阳的干扣面,是母亲每次为我烹制的“土菜”。

  • 每年寥寥几次的归乡,总不能把这些美味给补回来,仅尝一种,味蕾便如饕餮般饥渴的吸收着这属于自己的独一味。可是几道菜一上,便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只恨时光太短,只恨此生太短。

  • 几日后离家,母亲会用玻璃罐装上炒好的酱豆,帮我塞在包里,有它在亳州就在身边,家乡就在身边,母亲就在身边。

  • 在外打工的日子里,点上一碗面,戳上一筷子母亲的酱豆,那种幸福感瞬间从嘴巴中散开,扩展至全身,在每一次挫折后,总有它陪伴着我跨过一个个看似无法逾越的坎。

  • 亳州味蕾是母亲赐予我终生的礼物,无论怎样时过境迁,又无论怎样物是人非,有它在,我就能瞬间回忆起亳州的味道,那也是母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