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年幼起,每逢年岁时候,便可得一红包,是名为“压岁”。及至现今,发红包成为一种日常已惯的习俗。中国自古重礼节,礼多人不怪,红包也不嫌少。从最早汉代的厌胜钱被用来佩戴辟邪,再到现如今的微信、微博电子红包,红包背后所饱含的风俗人情,成为每一个炎黄儿女血液中流淌着的乡愁。一个小小的红包,蕴藏的是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对新春元年最殷切的寄托与期许。

红包是中国独有文化传承里源远流长的一脉,大约是从过“年”的习俗之后便产生了。传说,“年”是一种古代的吃人猛兽,磨牙吮血,庶民闻之丧胆。终于有神农氏手持盘状神器将其降服,时值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黎民百姓遂称这一天为“过年”,“过”字含有去除之意,过年就是去除猛兽之意。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壮器具盛果品食物,以去邪、祈福,谓之“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

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代,也被称作厌胜钱,或大压胜钱,并非市面上的流通货币,是汉族民间一种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钱币。厌胜钱主要是给小孩子佩带的饰物,它起源于西汉,至清末民初都有铸造。它最初的本义主要是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两大类,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它的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到了后来,厌胜钱所指的范围越来越广,诸如开炉、镇库、馈赠、赏赐、祝福、辟灾、占卜、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铸厌胜钱。

到了唐代时候,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被唤作“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提起“洗儿钱”就不能不提唐代“三日洗儿”的风俗。“三日洗儿”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父母亲族要郑重其事地为其举行生命中的首次仪礼活动,因为该仪式必须包括给婴儿洗浴的内容,故称为“洗三”。“洗儿”是一大喜事,故当天孩子的父母要大设宴请,前来贺喜的宾客们,要给新生儿准备一些铜钱,作为赐礼祈福,称为“洗儿钱”。但是,在皇宫大内和高官巨宦的府中,由于主人掌握大量的财富,所以反而要对来讨喜的大臣、同僚或是下人有所赏赐,所赐钱财也称为“洗儿钱”。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压岁钱由大人用红纸包着铜钱给小孩作为新年礼物,相信以此保护孩子免受妖怪袭击。宋代被用来作压岁钱的钱币是太平通宝,它是宋代第一种年号钱,在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公元983年)铸。太平是万福存在的前提,历来为世人所祈求,表福、禧、吉之意,富有瑞气盈门之祥兆。人们多在新年伊始悬挂或佩戴此钱,祈求家人出入平安、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清末时,才出现以竹宣纸或粗宣纸染红而製成的压岁红包;及至到了民初时的红包则多数使用朱砂红纸。随着时代的变迁,红包的用纸越来越讲究,种类也越来越多,有书纸、粉纸、花纹纸等。

提到现代的电子红包,发展到现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被广泛用于各种营销与宣传。2014年1月27日,手机客户端红包的应用被推广,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现等功能。2015年的新年,电子红包被广泛使用,红包接龙,拼手气红包的游戏在人们中流行起来,甚至春晚也变成了全民红包的舞台。互联网移动时代,红包不但可以一对一甚至可以一对多发送。不限时间与空间,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也能毫无阻碍的收发红包。可是,不管红包的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它背后所承载的浓厚情意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