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脱“颍”而上之阜阳颍上县城的变迁历史


来源:颍上旅游网

颍上县城现为城关镇,位于县境偏南部,居淮河北岸,濒临颍河右岸。 清光绪《颍上县志》载: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楼烦县为颍上县,县治在故郑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把县治改建于县北6公里之旧

颍上县城现为城关镇,位于县境偏南部,居淮河北岸,濒临颍河右岸。

清光绪《颍上县志》载: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楼烦县为颍上县,县治在故郑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把县治改建于县北6公里之旧县城(今十二里店东边,俗名“高河沿”)。后来不知在何时,县治又迁回郑城旧址。元朝末年,颍上县城只存有土基。明朝初,经守御所正千户孙继达、副千户何泉开始修筑砖城。东城外临颍水。城周3807米,高8.33米,基广10.7米,面广5.53米,城墙垛口1867个。四门:东门名叫“通津”,城门楼为“观颍”;南门名叫“寿春”,城门楼为“望淮”;西门名叫“颍阳”,城门楼为“通汴”;北门名叫“禾稔”,城门楼为“拱宸”。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颍州道苏志皋始开颍上城隍,城与池始备。至万历六年(1578年),知县屠隆修筑东门外石堤。崇祯九年(1636年),因李自成义军驰骋颍霍,知县廖维义重修石堤,并在北城建筑“靖氛楼”,在城东南、城西北两角同时修建两座防御楼房。颍上县人“左州知州”高天佑又在城东北角筑一高台。顺治八年(1651年),东南角城墙被水淹倒,知县鲍宏仁捐献自己的薪俸把它修好。顺治十二年(1655年),知县翟乃慎又维修了东门外石堤和桥,“建泰山庙以镇水口”,并修理了城墙。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颍河水涨,只有东北角城墙未倒,其余三面全毁。雍正三年(1725年),知县张志亨用土修复了三面城墙。乾隆四年(1739年)涨黄水,城墙又被淹倒,知县严彭年又重修砖城,城周553丈,共3里20步,城墙垛口1285个,高7米至8米不等,用城楼名作为城门名字。道光十年(1830年),城墙又有倒塌,知县黄应钧倡捐重修。至二十二年及咸丰、同治年间,城东南、西北、西南等处屡有塌陷,迭经知县程钰、廷瑞、金灏、黄祺年等先后修复。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座城楼又毁,知县陈慎容等筹款重修,维持到清朝结束。

民国5年、12年(1916年、1923年),四座城楼又两次毁坏,县知事方肇寻、童佐良等筹款维修。民国22年(1933年),城墙又有倒塌,安武军李荣标(颍上人)募捐重修,并在城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处建碉楼四座。“沿城高、宽均如前,城墙垛口为1272个。城外濠池宽8丈至3丈,深1丈至5尺,周6里余”。直到民国28年,国民政府命令拆去城墙高度的一半,将城砖修建学校,古城遂逐步毁去,今仅存城基,已与地平,只有在城河外围,还能清楚地看到城墙砖基突出于河干之上。

颍上县城自隋朝始,一直为颍上县治所在地,居县境中部偏南。民国时期设城东、城西两镇。1949年解放,设城关镇,屡有扩建,现辖办事处2个,居民委员会6个。镇区面积11平方公里,居民51660人。有粮油加工、酿造、建材、机械、化工等工业企业54个,1988年年产值1264万元。有大小客货汽车750辆,职工2560人。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各1座,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县广播电视大楼1座,并有卫星地面接收站;影剧院3家,共2700个座位;有中等师范学校1所,中学3所,小学6所,幼儿园2所,卫校、体校各1所;县医院1所,病床250张,镇医院1所,病床40张,还有防疫站、保健站、教工、职工医院等,医疗卫生总用地33.6亩。金融、商业设施比较齐全。镇区道路总长17公里,改建路面20950平方米,水泥路19000平方米,桥梁14座。35千伏变电所1座,路灯53盏。有电话局1处,拥有自拨电话502台,有小型自来水厂1座,供水干线管道9045米,日供水量4000吨,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纪昱]

标签:县城 城墙 知县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