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脱“颍”而上之阜阳颍上作家戴厚英


来源:大江晚报

一、淮河女儿 戴厚英出生在颍上县南照集。在家乡读完高中,考入华师大中文系。大学毕业,留沪工作。不少人把她算作“海派人士”,戴厚英却一再申明自己是“淮河边上的儿女”。黝黑的皮肤,是家乡赐给她的标记;透过

一、淮河女儿

戴厚英出生在颍上县南照集。在家乡读完高中,考入华师大中文系。大学毕业,留沪工作。不少人把她算作“海派人士”,戴厚英却一再申明自己是“淮河边上的儿女”。黝黑的皮肤,是家乡赐给她的标记;透过眼镜,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则体现了皖北人的坚毅和刚强。

戴厚英原籍寿县枸杞园子,曾有一个光荣的门第。她的祖辈做过清代武官,镇守威海,战死沙场。后因政局变动,家道中落,祖父十六岁背井离乡,来到颍上南照集落脚,靠经营土布谋生。父亲读完几年私塾,便当了学徒。

母亲生了五个女儿,二女从小夭折,作为老三的戴厚英,便成了二闺女。由于她模样周正,天资聪慧,从小被父母重点培育,未满七岁,便进了当地一家私立小学读书,后来考入县中,成为学校中一位成绩出众的女学生。

淮河水灾频仍,让戴厚英养成了不惧困苦的顽强性格。父亲和顺善良,母亲刚直不阿,使戴厚英既悲天悯人又昂然挺立。这些都给这位女作家以深刻影响。

二、坎坷人生

戴厚英从小机灵,口头表达能力极强。解放初,她正好上小学,参加当地文娱宣传队,饰演《刘胡兰》中的二兰子,真切感人,被人称道。六年级参加全校演讲比赛,荣获第一名。然而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她在乡下的父亲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二叔因单位失窃,被诬“监守自盗”,蒙冤而自杀。一系列遭际让她痛苦不已,在大学生涯中,只得用革命人生观不断审视自己,力求与当时的政治潮流保持一致。1960年,上海作协召开会员大会,批判钱谷融、蒋孔阳等几位教授和学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为了壮大声势,决定从复旦、华师大选拔师生参加。戴厚英是华师大的学生代表之一。她拿着按领导意图写好的讲稿上台发言,口才和文采都让与会者刮目相看,由此赢得了“小钢炮”的绰号。同年夏,上海作协成立文学研究室,她被分配到该室工作。

文革期间,风华正茂的戴厚英任“战恶风战斗队”队长,积极参与“造反”活动。1968年初,机关造反派大联合,成立勤务组,有五人组成,戴为第四把手,分工宣传。同年3月,诗人闻捷从《海港》剧组回作协接受审查。戴与另一同事负责对闻捷的审查工作。在与闻捷的接触中,她深感诗人忠厚坦诚,历史上并无什么污点,且诗才与诗人特有的气质让人折服。于是彼此产生了爱情。1969年夏,前夫与她办理了离婚手续。彼时闻捷之妻受政治迫害而自杀身亡。两人希望组成新的家庭,一同向组织提出了结婚要求。但是,这一正当要求遭到了粗暴干涉,竟被视为“阶级斗争新动向”。在政治重压下,闻捷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以自杀来向世人宣示自己的无辜与清白。诗人之死让戴厚英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她作为见证人,将与闻捷交往的经过、闻捷自杀身亡的始末,一一记述下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见到《诗人之死》手稿,决定将此书出版。有关方面却从中阻挠,致使该书搁置三年。至1981年4月,方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应该是戴厚英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的同乡同学黄某,被打成“右派”,在外流浪二十余年,回到故乡,与戴厚英促膝长谈,让她感触良多,于是以此真实事件为蓝本,写成小说《人啊,人!》,1980年11月4日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这是她写的第二部小说,却是最先出版的第一部小说。

戴厚英以批判其老师钱谷融的“人道主义”初露锋芒,尔后又因其小说宣扬了人性和人道主义而遭到非议,是耶?非耶?人们已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时间委实是最好的老师。

三、情系故土

树有根,水有源。戴厚英始终忘不了养育她的故乡。她用感人的笔触,写成了长篇小说《流泪的淮河》,既写出了多灾的淮河给百姓带来了的苦难,也写出了淮河儿女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意志和博大胸襟。家乡的歌谣给她丰富的营养,她到美国探亲,一边摇着睡窝中的外孙女,一边哼着家乡的儿歌:“挖荠菜,别过河,过河挖不着。挖荠菜,别过沟,过沟只能挖一兜……”她认为,外孙女在家乡的儿歌中,会长得更健壮。

戴厚英写道:“既然淮河哺育了我,我就该俯首贴耳地做她的忠实儿女。”1991年6月,江淮地区连降暴雨,造成多年未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她与同乡邓伟志等在香港《文汇报》发表救灾呼吁书,多方募集善款,并自费赴灾区,参与抗灾活动。她亲临故土,调查农村教育状况,草拟了《支持乡村教育的计划草案》。1984年春,省作协组织皖籍作家访河南,戴厚英参加这一活动。同年秋,阜阳文联组织淮河乡土文学笔会,戴厚英应邀出席,在笔会上作了长篇发言,她激动地说:“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我要在那一块土地上寻找的不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而是我自己;我的根,我的叶,我的寄托和归宿。”

四、江城踪影

江城芜湖与作家戴厚英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系。这里曾留下过她的欢乐,也留下了她的心酸。

戴厚英与其前夫,既是同乡,又是同学。在高中读书时,就萌生了爱情。后来,对方考上了同济大学,读工程建筑专业。因男女学制的差异,当戴厚英在上海作协工作时,对方才走出校门。由于男方在“反右”中有所谓“错误言论”,不能留沪工作,而被分回安徽。他们出于“青梅竹马”式的纯真之爱,于1961年9月在家乡办了简朴的婚礼。戴厚英陪丈夫到省城办了分配手续,又送他来芜报到,在市里一家建筑单位,担任工程设计工作。这大概是戴厚英首次光临这座滨江城市。

婚后,聚少离多,夫妇情感日趋淡化。眼看着婚姻已名存实亡,戴厚英不想让刚满四岁的女儿失去父亲,总想维系这风雨飘摇的婚姻。她连续四次赶至芜湖,希望丈夫“冷处理”。同时,积极谋求自己调芜工作。她曾托朋友与芜湖造船厂联系,先到车间劳动,考察一年,如组织上满意,愿到厂部从事宣传工作。然而事与愿违,上海不同意放人,婚姻最终解体。1969年夏,丈夫来沪,与她办理了离婚手续。

上世纪八十年代,戴厚英应邀来芜作短暂访问。交谈中,十分感谢芜湖文联在她婚变时对她的关心与帮助。还谈到,芜湖襟江带湖,风光秀美,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城市,但这座城市也留下了她辛酸的回忆。

五、中年遇害

改革开放,给戴厚英带来了创作的生机。正当她倾心写作,一部部作品相继问世之时,来自她家乡的一个逆子———她的一位老师的孙子,将她视为“大款”,潜入其住宅谋财,将其杀害。天公何忍?!一位始终与家乡同命运共呼吸的善良作家,竟倒在一个家乡凶残歹徒的屠刀之下。消息传来,各方震惊。1996年9月7日在龙华殡仪馆举行戴厚英教授遗体告别仪式。王元化、杜宣、徐中玉、邓伟志、吴中杰等师友二百余人参加。巴金、萧乾、叶文玲、陈忠实、陈若曦、蓉子等海内外人士发了唁电、送了花篮。一代英才的女作家魂归故里,骨灰就安葬在颍上县南照镇其父墓之一侧。故乡人民为了纪念忠诚的女儿,在南照镇新区北部大路交叉口,建立了戴厚英雕像。在戴厚英遇害两周年之际,安徽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戴厚英文集》共八卷,让读者能较全面地阅读和了解这位杰出的皖籍女作家。

斯人逝去,作品尚存。在皖军奋起的进程中,我们仍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创造新的辉煌。

戴厚英(1938-1996),一个独立特行的女强人,一个直面人生、勤奋著述的皖籍作家。江城芜湖曾留下她过往的踪影,其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前夫,分配之初,就是由戴厚英陪同来芜湖报到。而当时尚未成名的戴厚英本人也曾积极谋求调芜工作,她托朋友与芜湖造船厂联系,打算先到车间劳动锻炼一年,如考察满意,愿去厂部从事宣传工作。如果此事果然遂愿,那么其人生当是又一番截然不同的经历了。本文通对戴厚英在成长和创作方面的简要介绍,让我们大致了解这位饮誉海内外的皖籍作家,并从中感知其心灵的高度和终生的遗憾。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纪昱]

标签:戴厚英 芜湖 淮河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