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放心卖粮,稳当增收 安徽省秋粮生产普遍提质增效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放心卖粮,稳当增收尽管中晚稻托市收购价下调,但我省秋粮生产普遍提质增效。托市价格下调,收购标准上调,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种优质粮10月16日,我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当前我省水稻已收割过六成。从收

原标题:放心卖粮,稳当增收

尽管中晚稻托市收购价下调,但我省秋粮生产普遍提质增效。

托市价格下调,收购标准上调,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种优质粮

10月16日,我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

当前我省水稻已收割过六成。从收获情况看普遍质量较好,单产也较高,是个丰收年。“适时启动托市收购,对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农民丰产增收意义重大。 ”省粮食局副局长许维彬表示。

10月12日一早,记者来到中储粮六安直属库粮库,门口已经有卖粮的大卡车排起了长队。金安区张店镇楼塘村种粮大户陈健说,今年他种了900多亩杂交稻,亩产1300斤左右,由于天气条件好,稻谷基本都在三等以上,“已经卖了一部分,每斤1.23元左右。 ”

家住金安区中店镇杨公庙村的杨帆是粮食经纪人,他告诉记者今年稻谷质量普遍好,但价格不如去年。随着新粮逐步上市,价格还在走低,“启动托市收购会稳定市场,对农民有益。 ”

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黄刚介绍,目前中晚稻市场价略低于托市价,预计随着托市启动,后市价格会回升并呈现企稳态势,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秋粮收购政策都有哪些重大变化?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波介绍,主要变化是托市价格做了下调,同时在等级上做了上调。 “从价格看,2018年产的三等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26元、130元,较去年下调10元、20元。 ”杨波认为,合理下调最低收购价格,使其更加贴近市场水平,是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激活市场要素主体的重要举措。

从等级看,预案规定执行最低收购价预案收购的粮食,应为当年生产且符合三等及以上国家标准,四等、五等中晚稻不列入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杨波表示,这种调整是引导地方政府和农户重视粮食质量、促进粮食提等进级。面对强烈的政策信号,广大农民要及时调整种植方式,更加重视粮食品质。

为维护农民利益,预案同时明确不符合质量标准或食品安全指标的中晚稻,由各地按照粮食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的要求组织收购处置。

做好托市收购的同时,多措并举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为农民广开销路

按预案,今年我省中晚稻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具体时间为2018年10月16日至2019年1月31日。

“今年国家将预案执行时间调整为当年10月16日至次年1月31日,时间延后了24天,缩短了执行期。 ”杨波分析,适当延后并缩短政策执行时间,为市场化收购腾出空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形成价格。从长远考虑,这有利于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也会形成正确的价格信号,为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提供有益决策参考。

杨波介绍,夏粮收购中市场唱主角,收购比例高达85%以上。秋粮收购中在做好托市收购的同时,也将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用活信贷产品,鼓励多元主体入市开展市场化收购,稳定粮食收购市场。”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王福利介绍,目前已经对30户企业核定稻谷市场化收购信贷资金15亿元。

近期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农发行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安徽省粮食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此举有助解决市场化收购资金筹集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粮食企业入市收购。

许维彬表示,随着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收购逐步由政策性收购为主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粮食部门将督促各地按照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措施,加大与主销区产销合作力度,开展代收代储等业务,主动为本地粮食找销路,鼓励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

做好收购资金准备,着力化解局部仓容缺口,为农民售粮提供优质服务

“钱”和“仓”是牵动收购全局的两个关键字眼。

王福利介绍,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已准备收购资金200亿元,可以保障秋粮收购资金需要。目前已累计投放秋粮收购贷款10.1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稻谷5亿斤,同比多收0.9亿斤。

在仓容上,全省已确定第一批中晚稻委托收储库点509个,有效空仓容70.2亿斤。后续根据收购进展情况,将再适时安排、公布启动其他收储库点,最大限度满足收购需要。

“据各地上报情况,预计今年我省秋粮收购托市收购量70亿斤左右,全省准备空仓容总体能够满足秋粮收购需要。”黄刚介绍。但他也强调,由于库点及空仓容分布不均衡,局部可能存在缺口,主要集中在六安、滁州等地区的少数重点县区,“一旦仓容不足,将采用租赁社会仓容、腾仓并库等办法予以解决。 ” 优质服务是农民丰产增收的重要一环。采访中,许多农民表示虽然托市价格下调,但今年产量高、品质好,主要不压级压价,顺利销售,效益依然比去年好。为此,许维彬也强调收购中将把“不出现卖粮难,不给农民‘打白条’,不让粮食受损失”作为底线,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对符合标准的稻谷坚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做到应收尽收、敞开收购,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稳稳当当增收。(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