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年改革领跑路】新型城镇化 安徽蹄疾步稳勇争先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40年改革领跑路】新型城镇化安徽蹄疾步稳勇争先从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支撑能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构建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helli

原标题:【40年改革领跑路】新型城镇化安徽蹄疾步稳勇争先

从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支撑能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构建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安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广包容的城镇化道路。作为全国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安徽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试点任务。今年,安徽8项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是被推出经验最多的省份之一。

“重点解决城镇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人口的落户问题”

——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前完成改革试点省目标任务

近日,记者来到滁州市。 “你看,这条路是龙蟠大道,那条是丰乐大道,这里就是滁州最繁华的地段。 ”高兴根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他原是章广镇元松村村民,十年前农田被征后,来到城市务工,现在在滁州一家企业当司机。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两年前在市政府附近买了一套商品房,安居下来了。

从“候鸟”到“居民”有多远?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难题。

变革始于2015年。当年初,我省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服务工作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以及“多规合一”、大社区体制改革等试点工作随之全面铺展,形成改革综合效应。

“改革试点核心任务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是解决城镇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人口的落户问题。 ”省发改委规划处副处长李全军说。

2015年上半年,我省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围绕“人、地、钱、规划、建设、管理”,重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53”行动、城乡统筹水平提升行动、产城融合促进行动和资金保障行动。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53”行动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五有并轨”和“三权落实”。

跻身改革试点,无疑是一次通过改革实现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我省切实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门槛,除合肥按大城市标准实行就业满两年、购买社保满一年的落户政策,其他15个地级市基本实现入户零门槛。”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27.6%提高到2017年的31%,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自2016年初至今年6月,全省共有345.7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截至2017年底,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为22.5个百分点,较2013年缩小2.44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改革攻坚,蹄疾步稳勇争先。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通知,对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试点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印发全国各地借鉴。我省8条试点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是被推广经验最多的省份之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支出是长期过程”

——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办理居住证这么方便!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了。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郭阿姨是外地人,来合肥已有几年,拿了居住证,办理出入境手续或驾驶证不用再往老家跑了。

“我省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了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不断拓宽居住证的服务管理功能,使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证照办理、社会保障等多领域享受市民化待遇。 ”省发改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登记流动人口525万人,制发居住证171万张。

让“候鸟”长久栖居,需要进一步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解决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支出是长期过程,既包括新增交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社会投入,还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和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的市场支出。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认为,必须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确保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才能不断深入推进。

省发改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改革思路是多元投入、多方承担。政府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企业落实同工同酬制度,依法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农业转移人口也要积极提升融入城市社会能力。

多管齐下,亮点纷呈。 2016年,省财政厅出台27项政策措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并设立省对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 2016年下达4.86亿元,2017年下达10.49亿元。

2017年,省国土资源厅从实行差别化用地标准、实施规划统筹管控、改进用地计划安排、优化土地供应结构等方面建立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从2016年12月到今年9月底,8个贫困县有偿调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3批、3.04万亩,获得资金129.16亿元。

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省已发行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专项债券738.2亿元。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规范推广PPP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已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419个,总投资4443.7亿元。

“积极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错位发展产业”

——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支撑能力,增强支撑力和综合承载力

尧渡袜业小镇位于东至县城尧渡镇区北5公里处,依据不同功能,空间格局分为特色小镇核心区和特色生态休闲区。去年小镇生产袜子1.5亿双,产值3.2亿元,税收1000余万元,带动就业1500人。 “作为东至人,我的事业发展起来了,也应把家乡的产业带动起来。 ”高宝霖是上海某针织企业负责人,也是东至县尧渡袜业小镇的主要投资方,其公司袜类出口为全国第一。

产城融合是重构产业与城市关系,破解产城分割“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既有产业,又有城市,两者互为一体,人才能留下来,产业才能越做越强,城市才能越来越有吸引力。

近年来,我省以推进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为突破口,着力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力和综合承载力,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建设智慧、人文、绿色、低碳、森林城市,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2017年,省政府出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

近日,省发改委等19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支持返乡下乡创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扩大就地就近就业规模。

“我省将继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着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在就业培训、劳动保护等方面加强帮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企业。 ”省发改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继续推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创业。(记者 郑莉)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蔡庆]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