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安徽暖新闻1月盘点:点滴之爱汇聚大爱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2020-03-05 第期

2020年1月,安徽暖新闻共收录稿件10篇。

铜陵盲人按摩师32年义务植树10万余株

王惠民,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人。由于患先天性白内障顽疾,6岁的时候双目就完全失明了,但是家庭的温暖和照料、社会的关怀和援助,燃起从小倔强的王惠民心中对生活对绿色的渴望,走上了一条自立自强的光明之路。

“我植树造林,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为的就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美化环境。”盲人王惠民克服重重困难,独自一人上山植树育林几十年,一个人绿化7座荒山,进而带动乡亲们绿化了全村3000亩荒山,彻底改变了那里的生态面貌。

1982年秋天,16岁的他作出了让所有人惊疑不已的抉择:上山种树。从此,人们几乎天天都能看见他瘦小孤独的身影在荒山上出没。斩荆棘、翻硬土,身上的累累划痕,手上的个个血泡都没有让他退缩。碰到了马蜂窝,他抱住头就地打个滚;挖树坑掌握不了方位,他就从山顶到山脚拉根长绳,用特制的一米长的锄柄顺着绳子量,隔两米挖个坑,一行挖好了再移绳换行。栽苗、浇水、除草、施肥,在一团漆黑中他用心培育、呵护着绿色。

每天清晨,王惠民带上干粮和水上山,干活累了就停下来歇一会,啃几口干粮、喝一口水之后继续干。刨出一个个树坑,栽下一株株幼苗,王惠民的心里也播下了一颗颗绿色希望。1994年,为了赶走闯进林子的一头牛,他跑快了点,左眼球刺进了树枝,血流不止,不得不摘除了。长期植树他练就了另一个特长——记忆力出奇,方位感特强,携带的物品不管放在哪里,他都清楚记得。就这样,到1990年,王惠民把自家60亩荒山全部种上了树。在后来的年月里,王惠民依旧勤耕不辍,慢慢地,村里另外90亩荒山又披上了“绿装”。

在王惠民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下,大通镇光荣村的村民们也纷纷掀起了垦荒造林的热潮。如今,该村3000多亩荒山已全部得到绿化,全村绿化覆盖率达99%,森林覆盖率达51%;全镇的绿化覆盖率也达98%,森林覆盖率达33%。绿色还在他的脚下延伸。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是他的信条,虽然看不见世界的色彩,但对绿色对生活的渴望,让他走上了一条自立自强的光明之路。

手抄传唱重整幸福人灯宣城一老人坚持传承保护非遗

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飞鲤镇塘埂村北埂头的马灯堂里,70多岁的老党员徐德华正拿着新采购的小马灯头饰细细掂量。

 

自2006年退休后,徐德华以极大的热情东奔西走,为非遗传承保护和家乡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原郎溪县幸福乡是徐德华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这里有一种叫“车连轿灯”的幸福人灯,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成功而组织的民俗展演。幸福人灯起源于唐宋,兴旺于明清。但是上世纪80年代后,幸福人灯的表演逐渐消失,传承也成了很大的问题。

把一个源于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消失了二十多年的民俗项目重新发掘出来谈何容易。徐德华不辞辛苦找到了仅存的两位幸福人灯老艺人,请他们做指导老师,开始组织演出队伍。找好了老师,徐德华在原幸福乡的老街上支起一张桌子,开始“招兵买马”。听说徐书记要找人演出,短短几天就有30多人报名参加。虽然人数够了,但是让徐德华头疼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幸福人灯比较复杂,包括小生、花旦和丑角等诸多角色,而且它的曲子也是用当地的方言来发音,很多村民学不会。”徐德华发现一些村民学了一个多星期,一支完整的曲子都唱不出来。十多天的时间,原本3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了10来人。于是,徐德华找来纸和笔,让老艺人先唱给自己听,然后将唱词一篇篇记录下来,再抄到黑板上,让村民们看着黑板学唱词。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大家终于学会了幸福人灯的30多首曲目。

2013年春节,消失了20多年的幸福人灯再次出现在村民的眼前。当年5月,幸福人灯入选郎溪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又成功入选市级非遗。

9旬老兵13岁参加新四军退休后义务教学30年

今年91 岁的严明友是定远县朱湾镇人。1952 年,他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没多久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严明友默默付出了几十年。其间,他尽己所能接济困难群众。退休后,严老把大部分退休工资捐了出去,同时义务教学30 年。为了不给学校添麻烦,他每次都是自带包子或馒头当中饭。

据了解,严老原名叫黄家元,之所以改名,是在1942 年加入新四军时,防止家人遭到敌人迫害。“当时当兵都会改名字,怕家人受牵连,我的名字是妈妈帮我改的,‘严’是妈妈的姓,‘明’是辈分。”严老告诉记者,1942 年冬天,13 岁的他读小学四年级。经堂兄黄幼堂介绍,他报名参加了新四军。1943年,严明友因年龄小、个子矮被精减回家。回家后严明友继续到朱湾小学读书。1949年7 月,严明友被分配到滁县军分区,第二次参军。

1952 年秋天,严明友从部队转业到盱眙县文教科当会计。63 天后,不愿如此安逸的他主动要求到偏远乡村学校教书。1955 年秋天,因母亲生病,严明友被调回定远县教书,主要承担政治和音乐教学,直到1990 年11月光荣退休。

退休后,严明友依旧站上讲台,开始长达30 年的义务教学。他除了在朱湾小学代课,还先后应邀到马岗小学、汪刘小学和复兴小学带政治、历史和音乐课。他从不要学校任何报酬,也不让学校招待一顿饭。

如今,严老师已是91 岁高龄。在他瘦小的身躯里,涌动着大爱的力量。他无怨无悔坚持义务教学,把爱心献给农村孩子们。

淮南486名医务工作者写下“请战书”

1月26日,经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确认,淮南市发现的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为确认病例。记者了解到,该患者目前在淮南市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淮南市传染病医院治疗,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有486名医务工作者写下请战书,主动要求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第一线。

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体国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该院有486名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自发写下一份份请战书,要求上防控防治第一线。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医务工作者,我们愿意在国家危难时刻,冲锋在抗击新冠的临床第一线,严阵以待,无条件服从医院党委安排。”

“我们志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工作,为赢得抗击病毒战斗的胜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请战人员在请战书上按下自己的红手印,发出铮铮誓言:“不敢懈怠,众志成城!”“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他们逆风而行,为了捍卫人民健康,冒着危险向前线冲锋。

据了解,该院首批请战的60余名医务人员已于1月23日赶赴淮南市传染病医院,坚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防治工作一线。

(来源:综合安徽文明网、中安在线、安徽网)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