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后 安徽自贸试验区这么干!
安徽
安徽 > 资讯 > 正文

揭牌后 安徽自贸试验区这么干!

原标题:揭牌后,安徽自贸试验区这么干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设立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安徽的重大使命,是安徽服务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的重大平台,也是安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大机遇,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9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合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徽自贸试验区相关情况、近期重点推进举措和各片区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扩大开放,助推构建发展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是全国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省商务厅厅长张箭表示,安徽自贸试验区将在投资、贸易、科创、金融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展一系列先行先试,推出一系列开放举措,助推构建发展新格局。 “比如,我们将建立适用自贸试验区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的自由度便利度将进一步提升;通过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工作,进一步培育安徽外贸新优势;通过落实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限制等,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力度,推动更多金融类服务企业落户安徽自贸试验区。 ”

加强自贸试验区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两个国家战略之间的有机对接和联动,将为我省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据了解,安徽自贸试验区将借好势使好劲,学好用好复制好长三角区域已有的自贸试验区经验,尤其是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开放等领域,要加快要素市场的建设,加强金融服务、国际航运、口岸通关等领域多方位的合作,协力推动高质量一体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长三角的协同开放。

根据安徽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我省还将突出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其中,将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中部地区自贸试验区和国际市场之间对接合作,推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联动发展;全面对接沪苏浙自贸试验区,推动长三角地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探索在长江流域上下游之间开展资金、产业、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合作,实现多元化生态补偿共促发展新机制;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安徽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大开放力度,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经过3年至5年的改革探索,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领域,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实践经验,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创新活力强劲、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

总体方案明确,安徽自贸试验区被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记者了解到,安徽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其中,一方面加快复制推广规定动作和成熟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出台自选动作和创新做法,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助推科技创新、转化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尽早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安徽特色的“安徽经验”。

“自贸试验区建设赋予了我们‘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权力。我们将围绕总体方案,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积极发挥改革探索的主动性。 ”张箭表示,在投资领域改革方面,简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推广市场化招商模式,探索成立企业化招商机构。在贸易领域改革方面,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探索建设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进出境一体化设施;在科创改革方面,加快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

在总体方案中,有部分是较为明显安徽特色的事项。比如,转变职能领域的“四最”营商环境建设,创新驱动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中长期激励方案,产业领域的优势产业(高端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特色产业(硅基生物基产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打造江海联运枢纽、制造业大会平台等。对此,张箭表示,将坚持先行先试,立足“为国家试制度”,力争尽快推出一批改革经验,分批次分步骤复制推广。

在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方面,合肥片区将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芜湖片区将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航空、机器人、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蚌埠片区将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进一步优化环境,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发展是硬道理,优化营商环境是硬条件。在各地竞相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区域之间的发展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营商环境的比拼。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要求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工程,营造“四最”营商环境,构建“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推行“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优化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

据张箭介绍,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省自贸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推行挂图作战,全力实施好安徽自贸试验区专项推进行动。围绕总体方案,已将试点改革任务逐条细化,制定了“专项推进行动计划表”,明确了责任部门、完成形式、阶段目标,将任务分解到省级有关部门和各片区。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专题工作组,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力量,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各项试点任务有效落实。

据了解,为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安徽自贸试验区将聚焦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的各自特色和重点产业,探索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同时聚焦数字赋能,探索形成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模式,聚焦融合新业态,探索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

张箭表示,将努力把试点改革的动力转化为企业和群众能感受到、享受到的红利。其中,在服务企业方面,我省将向自贸试验区下放更多审批权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优化海关监管模式、试点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完善高端装备售后维修进出口管理等政策,进一步便利外贸企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提升科研团队积极性。在服务群众方面,通过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今后,“海淘”将更加方便;支持建设首次进口药品口岸和生物制品口岸,购买进口药将更加丰富便捷;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旅行社从事出境旅游业务(除台湾地区),出境游的选择将更加多元;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未来将有更丰富的保险产品选择。

合肥片区 :大胆试 大胆闯 自主改

“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是合肥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标志着在扩大改革开放方面,合肥又迎来跨越发展的高光时刻。 ”新闻发布会上,合肥市市长凌云说,合肥片区总面积64.95平方公里,涵盖合肥经开区、高新区和蜀山区三大区块,是合肥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资源最丰富、产业基础最雄厚、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区域。

在凌云看来,合肥在建设自贸试验区中有科技创新突出、新兴产业集聚、开放空间广阔3大独特优势。其中,与大学大院大所共建的26个创新研发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科技之光点燃科技策源新供给;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围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形成了以“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为标志的产业地标,为合肥在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大会等诸多展会形成品牌效应,创响了合肥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合肥片区要充分发挥这三大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

根据安徽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合肥片区将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对此,凌云表示,将重点在五个方面聚焦发力,一是创造科技策源新供给,二是打造产业发展新地标,三是构筑投资贸易新动能,四是拓展区域发展新格局,五是提升营商环境新品质。 “我们将探索制度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打造示范标杆,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信心和勇气,把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

芜湖片区:打造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

“芜湖片区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要求,牢牢把握片区功能定位,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新闻发布会上,芜湖市市长单向前开门见山地说。

据了解,芜湖片区将在推进制度创新走在前列、推进投资贸易对接全球、推进科技创新领航发展3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其中,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对标国内国际最先进内陆自贸区,开展一系列差别化、首创性创新探索,打造比肩全国全球最高水平的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为此,将在片区实施适合片区发展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加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打造综合监管分类执法示范区。

在投资贸易方面,芜湖将推动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为投资、贸易、发展成果,打造对接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临港经济区。据单向前介绍,片区将深入实施芜湖港、铁路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工程,进一步提升口岸通畅便利性,开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试点,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结构调整。

在科技创新方面,芜湖片区将围绕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化,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推进联合技术攻关;同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依托创新平台凝聚创新要素,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聚焦科技创新和战新产业培育,依托芜湖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通用航空等产业基础和国际合作基础,率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单向前表示。

蚌埠片区:挂牌首日签约百亿投资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省自贸区平台框架下设立蚌埠片区,这是对蚌埠建设发展的极大鼓舞,也是蚌埠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 ”蚌埠市常务副市长郑东涛说,省里揭牌仪式结束后,市里立即启动了蚌埠片区“三首”开门红行动,即,首批总投资103亿元的8个项目签约、首批6个入驻注册企业颁证、首单140万美元国际贸易交易,实现蚌埠片区挂牌当日“开业即开张”。

为全面抓好蚌埠片区建设,蚌埠市专门成立开放平台筹备工作专班,统筹各部门优势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保障筹备工作有序开展。在具体环节中,分筹备期和推进期两步推进。筹备期内,研究制订了片区建设实施初步方案,构建了主要经济指标体系,谋划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组织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并同步组建专家顾问组。在推进期内,积极向外推介蚌埠片区,分解细化工作任务,积极学习其他片区建设经验,争取尽快形成蚌埠片区可复制可推广成果。同时,加大政策制度研究力度,为片区制度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郑东涛表示,下一步,蚌埠将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对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个月开张,二个月规范,三个月见成效”“蚌埠片区要带动沿淮、辐射皖北”工作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根本,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按照“借力江淮、融入合宁、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周分析调度、月督查推进、季观摩考核”调度推进机制,全力推进蚌埠片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