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程再启——安庆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之四

新程再启——安庆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之四

寻历史,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看今朝,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辉煌战果。

从“粗放扶贫”到“建档立卡”,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单纯输血”到“输造并举”,从“手榴弹炸跳蚤”到“下一番绣花功夫”,持续的奋斗改写了历史,也改写了未来和命运。

回望来时路,可谓今非昔比。

脱贫攻坚光荣岁月的吉光片羽,一直在用历史和实践昭示着未来。小康梦圆不是终点,艰苦奋斗未有穷期。翻开新的历史篇章,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新的希望,在这方红土地上升腾而起。新程再启,接续前行,唯有用奋斗筑牢通往下一个梦想的路基。

新程再启——安庆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之四

岳西县温泉镇农业产业化基地。 全媒体记者 胡瑞琨 摄

靶向施政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时做出的庄严承诺,在千村万户的电视机、电脑前回荡,这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在村民耳中熟悉而亲切。每一个村庄、每一户人家,都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能看到偏远山区曾经的贫困程度之深、扶贫成本之高、脱贫难度之大,也能看到减贫事业的艰辛历程和不倦足迹——

岳西县城南部的大别山烈士陵园肃穆依旧。岳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亲历了曾经的贫瘠与荒凉,也见证着35年来的沧桑巨变。

1985年,岳西县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贫困县。当时,绝对贫困人口有24.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2.3%。“出门便爬坡,吃粮靠肩驮,农闲背被儿,男儿难娶婆。”这首流传至久的民谣,诉说着贫困县当年的辛酸。

对于岳西县五河镇叶河村青年叶伟来说,在上世纪90年代,每天能填饱肚子就是莫大的幸福。“那时候条件差、生活苦,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迫于生计,叶伟带着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愿望,选择了离乡背井、走出大山,寻找致富门路。

2011年,国务院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进行第三次调整,大别山区被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包括岳西县在内的这片红土地成为新阶段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放眼安徽,大别山片区县共12个,安庆境内的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等5县约占全省一半;另外,岳西、太湖、潜山、宿松四县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太湖、望江属深度贫困县,占全省的2/9,全市30个深度贫团村占全省的1/4。5县列入全省31个省级以上扶贫工作重点县,另有桐城、怀宁、宜秀区3个县(区)有扶贫开发任务。

长久以来,贫困如影随形,在贫困户、驻村扶贫干部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记。

在太湖县牛镇镇天光村党支部副书记程裕丰的记忆里,出一趟大山太难了!村子距离镇区有20多公里,没有通公路,更没有客车,想去镇上办个事,哪怕理个发,几乎纯靠走路,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才到家。

在望江县鸦滩镇葛林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章义祥回忆起葛林村曾经的贫困模样,历历在目。简易的旱厕、一到下雨就漏雨的老房子、露天的漱洗条件以及村里随处可见的杂草丛生,让章义祥真切地感受到了贫困地区条件的艰苦。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摆脱贫困,是老区儿女的夙愿。需要重点开发的区域确定了,扶贫打靶也就有了目标。目标瞄准了,才能命中靶心。

响鼓重锤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精准的科学方法、精准的工作要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脱贫攻坚对基层来说,可以具体到农村工地上的一块砖、村民餐桌上的一餐饭、孩子书包里的一支笔。兑现实现小康生活的承诺,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

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脱贫进入攻坚时代。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的重要指示,聚焦“精准”、落脚“精准”,指引着我们取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历史与实践告诉我们,贫困是多维的、动态的、相对的、长期的。精准扶贫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扶贫有了方向,就要确定对象。每一片贫困的土地上,谁家因何贫困、谁家如何贫困、谁家又如何脱贫,更细致的工作在扶贫人不舍昼夜的走访中一一落实。

“徐时祥住在太湖县北中镇沙河村,识别标准为国家标准,是低保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为户主徐时祥双目失明丧失劳动力,家庭3口人,帮扶责任人是……”随着“徐时祥”们的扶贫手册被填满,贫困信息逐一录入扶贫系统,乡镇干部们跋山涉水采集的详实数据勾勒出贫困“热力图”。

脱贫有了“作战图”,干起来就有方向;攻坚有了“热力图”,攻起来就有目标。于是,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持续推进。

到户扶贫政策在全面掌握贫困信息和“十大工程”推进落实的基础上量身定制,贫困户也在一项项扶贫政策和一条条具体措施精准帮扶下,受了益、脱了贫。

岳西县店前镇前河村脱贫户吴金定没有文化也没有手艺,因为患有多种疾病,每年要住好几次院,仅吃药便要花上好几千块,这让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次病情严重,吴金定在县医院住院共花去医疗费用11000元。依靠“351”“180”健康脱贫政策以及政府救助,她个人自付仅2700元。

潜山市天柱山镇林庄村曾经的贫困户徐世江因成为生态护林员,每年获得8000元的补助,生活慢慢有了改善,前几年顺利脱了贫;

太湖县刘畈乡栗树村曾经的贫困户胡治纯,2016年申请3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后,获得扩大养殖小黄牛规模的资金,产业兴旺为他带来稳定的收入,次年便主动提交了脱贫申请书……

脱贫攻坚这项时代伟业在一项项政策的层层覆盖中逐步走向现实,在脱贫攻坚的时间表上,那个清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越来越近。

接续奋斗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把所有的日子都编织起来,编织成歌,编织成舞,编织进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梦里。脱贫标准有硬杠杠,但脱贫之后的道路永无尽头。成功脱贫摘帽后,如何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脱贫之后的生活新主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考题。不懈奋斗,才能走向远方——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有牵挂,每一个扶贫人心中脱贫攻坚的鼓声时刻在敲响。

2018年8月10日,作为安徽省第一批申请退出的4个县区之一,岳西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消息传来,人心振奋。这是安庆战贫史上的重要一役!

虽首战告捷,然攻坚未止。

望江县千名干部下基层,128个工作专班全覆盖走访贫困村、贫困户,从脱贫攻坚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大排查,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太湖县尽锐出战,围绕农村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整治打“硬仗”,聚焦聚力推进高质量脱贫摘帽……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一年,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克服疫情影响过程中又遇汛情。

面对迈向新征程的重重“大考”,在省级挂牌督战的基础上,我市对贫困发生率在1%以上或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人的15个非贫困村,实行重点督办;以扶贫龙头企业和就业扶贫车间“应开尽开”、帮销扶贫产品“应卖尽卖”、助教助学实现贫困学子“应学尽学”等方式,全力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经历不懈跋涉与求索,穿越无数艰辛与坎坷,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

“能脱贫还要能致富,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大家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2021年,对于宿松县趾凤乡龙溪村而言,将是又一个喜获丰收之年。

作为曾经的深度贫困村,龙溪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16年之前不足0.3万元。在寻找“治贫”之策过程中,龙溪村选定丑橘产业为富民增收、村集体经济提升的重要途径,分批种下的400多亩丑橘,为村集体带来39万余元收入。

“周边其他几个村也‘眼热’,在我们的指导下,也都种上了丑橘。”龙溪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林告诉记者,在发展丑橘之外,龙溪村又栽种了高品质的石榴,2021年挂果后预计将带来15至20万元的销售收入。

自村出列、户脱贫后,岳西县五河镇叶河村党支部书记叶德新愈发感到欣慰。村里围绕构树项目发展产业,形成“种植、生产、加工、养殖”的产业链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不过10万元,到2020年底已突破110万元。

但最令他高兴的是,村里原先有200多人外出务工,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返乡人数增多了。大家看见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充满期待的未来,更愿意留在家乡发展。

本村的叶伟上世纪90年代外出,2019年回乡成立一家公司,与村合作社合作综合开发山泉水,预计今年五一前后正式投产。“在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扶持、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对家乡未来发展充满十足的信心。回到家乡,也正是有这份信心,所以更要把公司办好,为家乡乡村振兴尽些力、做些事。”叶伟说。

贫困村产业长足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带来村容村貌的巨大改变;山乡的巨变,吸引曾经外出的青年返乡创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安庆正在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地见效、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推进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全媒体记者 杨一)

来源:安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