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一江水!长三角人如何融入“幸福圈”
安徽
安徽 > 资讯 > 正文

共饮一江水!长三角人如何融入“幸福圈”

大江东去,长江奔流6000多公里来到长三角,并涌入大海。同在长江尾,共饮一江水。沪苏浙皖一体化发展,“用一个声音”说要紧事,是各界的共同祈愿。

5月26日至27日,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会议以“服务新发展格局、走在现代化前列”为主题,总结交流一市三省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成效,审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文件。会议期间,一批与太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相关的项目集中开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长三角四大产业链联盟等新机构揭牌,包括《共同建设环太湖科创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内的五项重大合作事项签约。

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9年12月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他指出,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政能亮丨共饮一江水,长三角人如何融入“幸福圈”

“欢迎来到上海”“欢迎来到江苏”……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元荡湖上的慢行桥,成为“网红打卡点”。伫立在连接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的元荡桥上眺望,层层叠叠的环湖植被融合成一条唯美的“绸带”,甚是惬意。“绸带”,模糊了省际边界,也温润了游客的心灵。“哇,一步就到了江苏!”来自上海市区的游客欢呼雀跃。

这座连心桥,见证了沪苏两地从磨合走向默契的历程。元荡湖是典型的跨界水体。施工方连审批主体都找不到。但好事多磨,两地多部门携手,克服各种困难,一步步建立起跨界多部门“融合建设”的体制机制。最终,元荡桥项目由苏州市委托上海市审批。行政审批许可盖上海和苏州两个章,实现“共同审批”“共同监管”。

这座桥,也是各方联手寻求最优解的见证。毕竟,曾几何时,大家都固守各自本地立场,难免会有认知上的差异。

显而易见,环保、交通等领域,相对容易推进项目。比修桥更难的项目,在长三角还有很多。

一江水,一条心,一股劲。长三角,已见证越来越多的“双城记”,甚至“多城记”。

很多时候,感情和默契,是靠“吵”出来的。而“吵”出来的默契与共识,更有深度和厚度。

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也默契相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初见成效。

2020年,长三角地区向世人展现出“傲娇”的经济韧性。这一年,上海成为全国首个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的城市;江苏GDP首次突破10万亿;浙江GDP超6万亿元;安徽GDP以增速3.9%领跑长三角。

尽管长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区域内市场一体化、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效能发挥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

各种市场准入“门槛”,阻滞了资源流动和自由配置。尽管三省一市已做出制度上的创新探索,但省际行政壁垒、城乡户籍分割等问题,不容小觑。2.35亿“长三角人”渴望“破圈”,尽快融入长三角未来发展的“经济圈”“美丽圈”“幸福圈”。

现实的困境,呼唤尽快实现三省一市间的政策互通,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货物流通、人才流动、资本融通的跨区域成本。

概而言之,政府的“有为”,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行政行为上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政府的“无为”,也就是不能越俎代庖,不应干该市场干的事。

实现高质量发展,更要求政府转变行政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区内的公共事务,如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事务,优化区与区之间的协调,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协调。其他事情,应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来唱主角。

可以说,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得越好,这个地域的活力就越强。人口流动的规律和趋势表明,自由迁徙的人才,都向往经济前景好、工作机会多、幸福指数高、包容度强的地域。

长三角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可在“三个市场”发力:在金融市场,通过结构改革,弥补中小金融短板,让中小微企业、农户等获得更多的金融润泽;在土地市场,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制度改革;在人才市场,放眼全国,平均每6个人就有1个人是“长三角人”,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让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更畅达。可先把次级城市的户口全部放开,南京、上海、杭州的户口暂缓放开。待时机成熟,这几个大城市的户口也可全部放开。

如此,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定会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蓬勃态势,也一定会造福更多的民众。

(作者郑挺颖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社会战略专业委员会理事、政邦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