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生活垃圾进入“全焚烧 零填埋”时代

合肥生活垃圾进入“全焚烧 零填埋”时代

当前,合肥日产生活垃圾约8300吨,而合肥6个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每日能“吃下”9000吨,处理能力已大于垃圾产生量。这标志着,合肥生活垃圾处理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正式迈入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的新时代。

垃圾填埋,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主要方法,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但垃圾填埋场存在占地大、选址难、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长,垃圾量日益增加,改变垃圾处理方式迫在眉睫。从上世纪90年代左右,合肥开始建设垃圾填埋场,仍面临被“填满”的现象。

今年4月9日,合肥最后一座垃圾填埋场——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就已停止接收生活垃圾。至此,合肥垃圾填埋场退出“历史舞台”,全市5座填埋场全部封场。

同步启动的是龙泉山皖能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试运营,经过5个月的检验,如今已实现平稳运行,全市6个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日垃圾处理规模已达9000吨,可保证合肥目前日产生活垃圾的“全焚烧”处理。

从2013年10月合肥建成首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至今共建6座:肥东2座,长丰北城1座,肥西1座,庐江1座,巢湖1座。“如此布局避免了生活垃圾穿城而过,合肥垃圾彻底告别填埋模式。”合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心副主任徐勇说。

今年1—7月,合肥市共处理生活垃圾176.68万吨,日均处理8333.96吨,这些垃圾累计通过焚烧发电产生约6.1亿度,在实现垃圾“变废为宝”之时,进一步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实现垃圾焚烧再利用只是一方面,垃圾分类依然是垃圾减量的最佳办法。据测算,5年前,合肥其他垃圾的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最高达16%。而现在,合肥在快速扩张,可生活垃圾的增长率却降到6%左右,这反映出垃圾分类的重要作用。

目前,合肥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截至7月底,全市建成集中投放点2754座,垃圾减量化取得实效。

(来源:合肥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