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当好“一区六园”领头雁 开启县域经济“合·聚·变”之路
安徽
安徽 > 网罗天下 > 正文

长丰(双凤)经开区:当好“一区六园”领头雁 开启县域经济“合·聚·变”之路

推动长丰发展从“一点亮”向“全局红”跨越转变。这是长丰县“十四五”发展的目标。而“一区六园”统筹发展,是产业“全局红”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勇当“领头雁”,打破边界、突破观念、输出优势,通过“聚”“合”的力量,带动六园蝶变,一路“长丰”破浪,奔流入海。

“小巨人” 领跑园区创新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916072232

9月7日上午,在华升泵阀的工厂内,“神泵”正在进行出厂前最后的测试。

“神泵”大名叫作“沸腾泵”,主要用于沸腾床或悬浮床加氢装置中。华升泵阀总经理何玉杰告诉安徽商报记者 ,之所以称之为“神泵”,因为该泵应用工况复杂,介质温度高达500℃以上,进口压力30MPa,而且介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目前,该产品主要被国外垄断,进口单台售价过亿人民币。华升泵阀经过2年多研发,实现国产化,一举打破国外垄断,且价格仅为进口售价的六分之一左右。

据了解,泵阀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体,目前,我国泵阀行业低端领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华升泵阀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中高端领域,实现对进口产品的逐步替代,并在国际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园区是经济的主战场,今年,长丰县制定《“一区六园”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的原则,实现“一区六园”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动长丰发展从“一点亮”向“全局红”跨越转变。

长丰(双凤)经开区聚焦“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主攻“双招双引”经济“第一战场”,注重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培育新产业,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一区六园”齐飞。

微信图片_20210916072228

“1~9月已经实现去年全年产值,目前产品供不应求,订单源源不断。预计今年产值超过10亿元。”伟光电缆负责人周静告诉安徽商报记者。

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济的“神经”和“血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配套产业,也是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机械电工产业。伟光电缆站在产业风口,不断加大技术和研发投入,开发柔性防火电缆、中压耐火电缆等产品,从激烈的行业中冲出重围,有力布局高端电线市场。今年,伟光电缆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将继续努力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新方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不断持续高成长性,为企业做大做强打下夯实的基础。”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转型是长丰(双凤)经开区近年来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今年7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长丰(双凤)经开区的5家企业上榜。截至目前,共有10家“小巨人”企业。

今年1~7月,长丰(双凤)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42%,规上工业产值增幅38%,其中战新产值增幅51%。在开发区这方热土上,华升泵阀、伟光电缆等“小巨人”企业安下心、扎下根,茁壮成长,牵引着整个园区在“十四五”起步之年实现良好开局。

“腾笼换鸟” “寸”土生“尺”金

拓展发展空间,优化要素配置,这是下好“一区六园”这盘大棋的第一步。

今年3月,高新技术企业合肥远传包装有限公司与长丰(双凤)经开区正式签约,从招商到落地,仅用了60天。项目推进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长丰(双凤)经开区根据企业性质、产品工艺匹配到一处闲置厂房加以“嫁接”,省去了征土地、建厂房、设施配套等环节,大大压缩了项目建设周期,促进项目早投产见实效。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快速推进,园区早年入驻的一些企业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遇冷、转型升级滞后、科技创新乏力、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逐渐成了‘僵尸企业’。”长丰(双凤)经开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张政说,这些企业由于入驻时间早,通常占据着园区最核心的区域和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长丰(双凤)经开区以提质增效为导向,通过引进项目清理退出、外引内联重组盘活、出售出租等多种方式,让“僵尸企业”活起来,腾笼换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发展。

2021年,省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中,位于“一区六园”的重点建设项目98个,其中,长丰(双凤)经开区达30个。作为“一区六园”的核心引擎,腾笼换鸟、高位布局,为长丰(双凤)经开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战新产业的核心载体和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提供了空间保障。

为推动政府从简政放权到全面创新,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长丰县实施“一区六园”“标准地”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标准地”出让制度,对出让的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实现拿地即可开工,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激发发展新动力。让“项目等地”变“地等项目”,企业“拿地即开工”,不仅可以加快项目落地,更能让企业享受“放管服”改革红利。安徽新视野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得益于“标准地”改革,从签约到建设,仅用了2个月时间,预计今年10月即可竣工投产。

“领头雁”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双凤路下穿合福、合蚌、淮南线铁路立交桥工程建设现场,施工单位正组织施工人员、机械紧张施工中。项目副经理李林告诉记者,该工程是对既有的双凤路下穿铁路段进行扩孔改造,由既有的单孔下穿扩宽为四孔下穿,从而有效地解决双凤路交通瓶颈问题,改善周边交通出行环境。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按照“西城东产”的发展思路,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双凤路成为连通东西的主要道路,车辆出行潮汐现象十分严重,早晚高峰,由于下穿仅单孔,极易出现堵塞。2020年,长丰县实施双凤路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25亿元,全长555米,规划设计建成为双向八车道,由西向东依次穿越合福高铁线、合蚌客专线与淮南线。

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撑,长丰(双凤)经开区一方面持续对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等生产要素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配套的投入,实现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打造产城深度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高速度、配套高水平”的要求。2021年,长丰(双凤)经开区列入大建设项目62项,项目概算总投资90.3亿元。其中,市政类项目39项,总投资21.7亿元;房建类项目17项,总投资57.3亿元;水环境项目6项,总投资11.3亿元。

当好“领头雁”,激活新动能。长丰(双凤)经开区将加快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围绕“等高对接主城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发挥特点和优势,带动推进双墩北城服务产业、岗集汽车零部件和现代物流、下塘智能制造、吴山装配式建筑、杨庙食品加工、水湖产教融合等产业集聚式发展,打造“产业地标”,推动长丰发展从“一点亮”向“全局红”跨越转变。

来源:长丰(双凤)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