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1.8亿元!这场世界级盛会“吸金”又“吸睛”
安徽
安徽 > 资讯 > 正文

5821.8亿元!这场世界级盛会“吸金”又“吸睛”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于11月22日在安徽合肥圆满落下帷幕,取得了丰硕成果。11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孙东海就大会成果进行了通报。据介绍,大会成果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行业引领力持续增强。

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区、市)领导、知名企业家、知名学者齐聚江淮大地,出席大会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及国际商协会(安徽)会议、主宾国活动、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10个平行论坛等,发表权威观点,研判未来趋势,凝聚发展共识,大会行业引领力持续增强。

一是高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书面致辞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指示精神,指出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开放与合作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省委书记郑栅洁在致辞中指出,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是强省之基,要强化创新驱动力、核心竞争力、产业辐射力、品牌影响力、环境吸引力。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德国前总统武尔夫表示,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各主办单位、国际组织、兄弟省(区、市)和参会企业代表现场或视频致辞,对全球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高质量共同发展寄予厚望。

二是理念碰撞,研判行业趋势。与会嘉宾通过交流研讨,围绕高端制造、科技创新、跨国合作、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热点话题,发表权威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大会共同发布《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展望》。大家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数字赋能是开辟制造业发展新境界的关键力量,绿色低碳是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开放合作是增强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必由之路,未来技术是制造业保持长远竞争力的坚实保障,要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迎接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澎湃浪潮。

三是权威发布,贡献智慧力量。大会发布《2021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白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案例》《安徽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案例》《国际商协会合肥共识》《徽商发展报告2021》等成果报告,为推动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第二,突出制造业创新合作,大会的开放影响力持续增强。

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主旨演讲精神,坚持扩大开放,推动合作共赢,开放办会、共襄共举、互学互鉴。

一是嘉宾邀请、高端多元。大会共有近1400名嘉宾参会,包括国家部委、主宾省及兄弟省(区、市)、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境外世界500强、央企、民企、商协会及院士和知名专家等,其中外方代表主要来自德、日、韩、法、美、俄等24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大会。邀请韩国作为大会主宾国,沪苏浙作为大会主宾省。围绕新兴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针对性开展精准务实邀商,共邀请了十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近350家、世界500强企业60多家、上市公司70多家参会。

二是活动丰富、对接务实。大会共开展20场活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论坛、智能制造创新论坛、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论坛、徽商论坛、现代化都市圈及先进制造业论坛等,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设计活动内容,开展对话交流。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等“六百”对接,签约了新项目,达成了新合作;国际商协会会议上成立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签订长三角国际商会联盟和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合作备忘录。每个平行论坛都将形成一份资政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大会主宾国设立韩国国家馆,举办“韩国文化周”;沪苏浙共同在长三角一体化展区联合参展。

三是展出精彩、展出成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会同省十大新兴产业工作专班,组织省内外400多家行业优势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制造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成效。大会与进博会无缝对接,40多家进博会参展企业齐聚进口商品展区,推出一系列高端前沿产品。上海虹桥品汇展出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的198个品类,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展馆专门设立洽谈区,为境内外、省内外企业提供洽谈服务、搭建交流平台。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展会,收获很多,这两天有20多个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找我们合作,政府办这样的展会给我们解决了获客的难题,以后的制造业大会,我们每次都要参加。”

第三,突出制造业“双招双引”,大会的项目带动力持续增强。

聚焦十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会前精准对接,通过“云招商”“云对接”“六百对接”等活动,加强客商和项目的预对接、预撮合,创新建立“一库+两单”客商资源转化机制,“一库”,就是依托大会会务系统,建立“客商+项目”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会“客商对接需求清单、各地对接意向清单”;建立大会项目通报推进机制,将通过月跟踪、季通报、年考核,开展项目实地核查,推动项目签约成果更快转化升级。截至目前,大会促成合作项目703个,投资总额5821.8亿元,其中在大会期间集中签约项目399个、投资总额3743.2亿元。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制造业项目占比高。制造业项目656个、投资总额5334.9亿元,分别占总量的93.3%、91.6%,占比分别较去年大会提高10.1个和13.5个百分点。从产业分类看,十大新兴产业项目463个、投资总额4353.9亿元,分别占总量的65.9%、74.8%。从项目规模看,投资总额10亿元及以上项目167个、投资总额4219.1亿元,分别占总量的23.8%、72.5%。其中100亿元及以上项目7个、投资总额902亿元。

二是沪苏浙投资比重大。来自沪苏浙地区的投资项目281个、投资总额2417.2亿元,分别占总量的40%、41.5%,占比分别较去年提高3.7个、7.3个百分点,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补链强链效应强。签约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类项目66个、投资总额1463.7亿元,涉及整车集成、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签约新一代信息技术类项目87个、投资总额917.3亿元,将助推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投资180亿元的晶合二期及配套项目,开展12英寸晶圆代工、40纳米OLED驱动芯片工艺技术开发等,将完善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链;投资110亿元的合肥维信诺模组生产、投资65亿元的舒城AMOLED柔性显示与5G智能二期等项目,将助推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签约通用航空、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类项目99个、投资总额525.6亿元,将助力我省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其中大型无人直升机核心部件研制基地、海鹰航空芜湖产业发展基地、航空航天高端自主轴承产业化等项目将助推芜湖市加快完善航空装备产业链。

第四,突出制造业会展品牌打造,大会的综合辐射力持续增强。

本届大会的一大突破,就是推进办会办展方式的全面创新,通过引入会展业头部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效提升大会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一是专业化打造永不落幕云展。创新开发了线上系统平台和H5场景应用“云展示”,序厅魔方采用当下最前沿、最潮流的裸眼3D技术,全景VR带领观众畅游线上展馆,既可以实时互动、参与体验,还可以发起预约、订制观展线路、自由切换展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线上展馆全年365天运行,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展”平台。

二是市场化运营探索办会模式。从整体策划到运营,从展览、论坛、到市场开发,尝试着运用市场化思维,采取市场化运营手段,为政府办展注入商业思维和活力。学习借鉴沪苏浙市场化办会经验做法,赴16个市分别举办推介路演,与300多家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积极探索适合安徽的市场化办会新路径,逐步形成“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办会新模式。

三是国际化视野传播安徽声音。大会宣传按照内宣外宣联动、网上网下并举、深度广度结合、会内会外统筹的思路,分三个阶段有序展开、梯次推进。会前,人民日报专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媒体集中推出《安徽,战法变了》《“硬核”安徽!》等一批重磅深度稿件,韩国《中央日报》刊发跨页宣传专版,组织大型融媒体集中采访,大会宣传快速升温、预热充分。会中,邀请210名记者参与现场报道,11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大会开幕消息,新华社13条稿件被境内外百余家媒体转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平台参与报道,采用英、法、俄、日、韩等多语种开展国际传播,央视《新闻联播》当晚播发大会开幕稿件。各新闻单位推出97个整版报道,国家网信办全网推送7篇稿件,为13家单位政务公众号增加每日稿件推送次数。国内主要新闻单位,百度、新浪、凤凰、网易、今日头条、抖音、快手、B站等商业网站和平台全面参与宣传,并在脸书、推特、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同步推送稿件,放大大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2日,全网传播量超4亿人次,“百万+”稿件20篇,其中大会直播观看量3500余万人次,形成传播高潮,有力地展示了美好安徽良好形象,向世界传递了安徽声音。大家普遍认为,安徽发展成就喜人、潜力无限。

经大会组委会研究决定,从明年起将每年9月20号作为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举办日。下一步,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贺信精神和刘鹤副总理的致辞要求,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加快打造制造强省,为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安徽力量;认真落实好大会成果、总结好大会经验,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办会,提升大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把大会办实,办成好平台,办出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