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两会”】不断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安徽
安徽 > 资讯 > 正文

【喜迎省“两会”】不断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以后,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高度重视。省委及时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郑栅洁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在省党代会报告中专门作出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认真落实党中央、全国人大及省委的部署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组织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的“任务清单”,采取集体研学、专题讲座、分层培训等方式,推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深学细研;通过深入基层宣讲、上下联动宣传、面向人大系统开展主题征文等途径,促进基层人大和代表齐学共进;组织16个市人大结合工作实际集中交流研讨,推动全省各级人大以学促用,切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学习贯彻的各个环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贯彻最高政治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及省委的决策部署作为履职首责,把“大学习、大调研、大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尤为重视采取项目化、清单化等办法落细落实。特别是去年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推出4个方面25项举措,今年紧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谋划推进5大项33小项工作,近期专门就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制定16项任务清单,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29项举措,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体现在具体的履职项目上。

各市人大也都始终坚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合肥市人大及时出台《关于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的意见》。宿州市人大及时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彻到立法选题、调研、起草、审议各环节。滁州市人大制定了《强化“四联共建”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意见》。去年省委20号文件出台后,亳州市人大逐条进行研究,梳理出29项具体任务并逐项落实。这些做法,把中央及省委关于人大工作的最新部署真正落到了实处。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我省各级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进一步拓展思路、改进工作,从制度和实践等层面,能动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在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护民利等方面,不断构建新机制、搭建新平台、推出新举措。及时修改了我省选举实施细则,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基层代表、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代表、“一府一委两院”向代表通报情况等具体办法,实行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和法规草案意见及反馈、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公开等制度,使履职过程和结果都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和利益。持续深化拓展常委会与代表和群众多层联系,实现线下联系常态化、网络联系全天候,在议题选择、议事决策、议后监督等环节,都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咨询等让基层群众参与其中。指导推进8813个五级代表联络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实现代表与群众联系“常态化”。今年专门制定了6项硬实举措,开展“履职尽责办实事”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素琍等常委会领导带头办实事,截至目前,常委会及机关已开展办实事76项,组织党员为身边群众办实事22项,制定、修订相关促进办实事的法规20个。同时,组织发动全省近11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就近就地为群众办实事。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以强烈的为民情怀走基层、解民忧、纾民困,走访调研9888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9790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1419个,用一个个生动实例诠释了人大制度的人民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我省各地得到深入践行。芜湖市人大将所有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几年来,收集到意见建议千余条。池州市人大在街道人大工委设立代表工作站,组织代表定期进站听取群众意见。宣城市人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监督工作始终,完善监督立项吸纳民意、监督过程人民参与、监督结果人民评判工作机制。蚌埠市人大建立了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阜阳市人大建立了有奖征求条例草案修改建议机制,5年来,累计收到各类意见建议4000余条。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全链条民主制度,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强化代表全覆盖作用,使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使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实、生动、具体地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发挥人大制度优势 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省人大常委会切实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建设“五个安徽”的奋进方向,精准定位,履职到位,始终做到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本届以来,在全国率先制定了12件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法规。围绕打造“三地一区”,制定了创新型省份建设、大数据发展条例;为促进“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地方商会、价格监督检查条例;新冠疫情发生后,以最快时效制定了有关《决定》和《意见》等。创造性开展监督工作,专门制定了提高审议质量等办法,创建了执法检查前期暗查、随机抽查、专家协查、问卷调查“四查合一”新机制,推动一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省级预算调整、深化机构改革、依法防控疫情、长江大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作出决议决定,并督促执行到位。强化任免事项审议表决的组织引导,积极主动落实中央及省委人事安排布局。

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我省各市人大在实际工作中也亮点频频。铜陵市人大开展了司法类案监督,既符合法律的原则规定,又不越权越位。六安市人大组织代表小组分赴沪苏浙考察,重点就大别山革命老区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黄山市人大坚持把保护黄山绝佳生态和历史文化作为推进地方立法的重要切入口,制定出台了一批体现市情特点、地域特征、人文特色的“小快灵”法规,让徽风徽韵在依法保护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安庆市人大制定了全国第一部长江江豚保护条例,为推进长江大保护作出了立法贡献。

把握“四个机关”定位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省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 “四个机关”的新定位,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和履职本领。本届以来,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文件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153次。每年聚焦一个主题召开全省性的学习交流会、座谈会,通过思想发动、宣传鼓动、工作推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全省人大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注重强化组织保障,在协助省委出台有关文件时,突出大抓基层导向,专门针对市县乡人大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改进新举措,推进基层人大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不断健全运行机制,按照“巩固管用的、修订过时的、补齐缺位的”思路,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50余项,保证了中央及省委决策在人大落地见效。

各市人大也注重加强自身建设。马鞍山市人大不断完善机构设置,持续推动改善县区人大“一人委”情况。淮南市人大开展“制度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梳理、整合、修订各类制度31项。淮北市人大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拓展学习内容,组织机关干部围绕常委会重点议题开展“模拟调研”,着力提升干部业务能力,更好肩负起新时代地方人大应担的政治责任和法定职责。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