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安徽游丨文旅何从?六安点亮未来“红绿”底色

锵锵安徽游丨文旅何从?六安点亮未来“红绿”底色

(天堂寨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天堂寨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江淮大地是一片文化热土,千百年来,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江淮儿女孕育出了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等富有安徽特色的红色精神财富,丰富的山地、河湖、湿地等生态资源也转化为宝贵的绿色旅游资源,成为助推安徽文旅产业发展的“六安”引擎。

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文旅厅联合印发了《全省“十四五”旅游规划》。规划明确将统筹推进皖南、皖中、皖西、皖北协同发展,形成特色各异、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均衡协调的省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格局。其中,六安市文旅产业已经成为安徽文旅版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文旅产业点亮“红色”本色

在《全省“十四五”旅游规划》中,提出要整合安徽区域红色资源,突出不同主题,差异化打造四大红色旅游区。其中要突出“两源两地”主题,打造皖西红色旅游区,推出一批红色旅游强县,支持金寨县等县区红色旅游做大做强。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六安市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是安徽省“六大特色板块”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凤凰网安徽了解到,保护传承,发展红色旅游也是六安市文旅产业发展的不二主线,在实施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工程的前提之下,通过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争取实现高标准推进红色旅游转型升级。另外,不断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打造红源征途廊道——金寨红色旅游廊道、乡村振兴廊道——大别山1号公路等六条红色旅游廊道。协同推出大别山红色文化演艺,探索旅游文艺演出新模式,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常态化专场剧目。

(佛子岭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佛子岭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空间布局凸显“红绿”交融

做优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样板区是安徽省提出的做强四大产业集聚区中的重要一环,在以“红色大别山”为品牌引领,深入融入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红色体验、研学旅行、等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同时,还要严格生态红线,严守环境底线,探索开展大别山生态补偿试点,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东石笋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东石笋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据凤凰网安徽了解,近年来,六安实施生态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一方面,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快建成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积极争创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经营机构。另一方面,不断加强鄂豫皖三省联动,积极推进大别山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跨界合作,依托天堂寨、东石笋等省级森林公园,倾力打造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不仅如此,六安还坐拥长江和淮河两大文化和旅游发展带的资源优势,淮河、淠河、史河、佛子岭水库等丰富的水域资源,成为六安倾力打造水域主题旅游产品的重要绿色增长极。

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文化旅游的“扶志”“扶智”作用可以极大的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十四五期间,安徽将持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振兴,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并且通过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标准引领、品牌培育,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

(白马尖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白马尖景区 图/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环大别山乡村旅游带是安徽乡村文化旅游的重点构建项目,凤凰网安徽发现,借此东风,六安持续提升“旅游+”“+旅游”的引导能力和供给水平,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其中,要重点打造一批重点旅游村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推出主题村和特色村。支持建设或引进一批乡村旅游休闲基地、创客基地、帐篷营地等旅游业态。注重带廊协同,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培育提升画廊人家、大别山人家等知名品牌,支持在乡村旅游集聚区举办文旅产业相关的赛事活动,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 图/六安市人民政府)

( 图/六安市人民政府)

交通盘活提升文旅速度

《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十四五”时期,随着“翅膀上的安徽”“轨道上的安徽”“高速公路上的安徽”“航道上的安徽”建设,安徽进一步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的便捷程度是影响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安徽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能够极大缩短了主要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为安徽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 图/六安发布)

( 图/六安发布)

安徽省五纵五横的网络化文化旅游廊道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凤凰网安徽整理发现,其中江淮分水岭文化旅游廊道、合安九高铁文化旅游廊道等四条廊道皆途径六安,为六安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六安正不断推进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并且以其为试点,建设落地自驾租赁服务平台,同步推进旅游公共交通服务和旅游交通换乘系统建设,着力从公共交通领域提供便捷服务。同时,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出行方式,六安也在持续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重点完善大别山1号公路、中国红岭公路等重要节点建设和全域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争取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出行服务。

随着六安市统筹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全市文化和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得以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伟大愿景指日可待。(文/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