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 机制创新——党建引领安徽新华学院高质量发展
安徽
安徽 > 网罗天下 > 正文

党建赋能 机制创新——党建引领安徽新华学院高质量发展

安徽新华学院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全力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加深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强化“政治引领”, 坚持“育人为本”, 秉承“服务初心”,追求“质量优先”,党建赋能,机制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强化“政治引领”

在省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和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安徽新华学院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校有机统一,不断完善党组织参与决策监督机制。通过实行董事会、党委会、校务会“三会一体”的决策机制、不定期沟通协调机制、重大活动共同参与机制、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在发展规划、基本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评估、制度完善等的重大发展事项上,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不断提升决策科学性。同时,加强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规范有序、合理支出。这些机制促进了党政融合,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呈现出同向同行、同心同德、同业同责、同舟共济、同频共振的良好工作局面,促进了学校的稳定和谐。去年10月份,学校参加第26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党建工作典型经验发言。

落实立德树人守初心 坚持“育人为本”

2018年,学校入选安徽省首批“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试点高校。2019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培育单位,同时学校财会与金融学院成功获批为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院系。2021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期评估。

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三全育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一是守正创新开好思政课。学校利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周末理论大讲堂”、开展《中国故事》和教研活动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红色基因进课堂。二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了“安徽红色人文”系列课程、《国学》等德育系列课程,建设了《编译原理》《政治经济学》等一批富含思政元素、广受学生欢迎的线上线下金课,形成了《安徽新华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三是思政教育成效明显。学校在舒城县青墩村和长丰县马郢社区挂牌两个“大学生乡村大思政育人基地”,聘请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为学校特聘教授,并在校内建设“丙辉工作室”、开展“丙辉工作室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系列活动。

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 秉承“服务初心”

学校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立足专业实际和学校特色,紧贴师生需求,做好师生服务。一是深入校内调研,部署“暖心”工作。校党委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系统谋划,将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作为工作重点,及时传达、调研、制定方案并部署工作。二是倾听学生诉求,深入开展“热心”服务。学校打造精品思政课程及党史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学生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多措并举护航毕业生考研。三是了解教师急需,争取资源提供“可心”平台。2021年全校范围进行境外读博动员、组织和遴选报名,目前已开展两批国际博士班,共185人攻读。学校还提供了教学培训与交流、教学观摩、工作坊、主题学术论坛等提升平台,全年1750人次教师参与教学培训。四是聚焦学校发展,全面推进“匠心”工程。开展了“改造南湖景观带,营造师生好去处”的南湖景观改造工程,并以校园网改版为契机,实现学校无线网全覆盖等。

推动地方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追求“质量优先”

党建引领,学校办学成效进一步凸显。2015年,学校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后,进一步加快内涵建设。2019年,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并与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有18名教师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21年、2022年共获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近年来,学校创新“三个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特色与成果得到广泛认可,2021年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目前,学校已顺利通过了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中期检查验收,这些成果的取得也为后期顺利结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学校在校友会、武书连等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同类高校的排名中,均位居安徽第一、全国第一方阵,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多年来,安徽新华学院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不断完善学科发展顶层设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