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产村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安徽砀山:产村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通过产村融合,实现产业化集聚、延长产业链、规模化生产,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融合,在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特色种养殖之路,努力绘就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在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大康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许康正忙着喂养刚购买来的120多头肉牛,他告诉记者,自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就开始从事养殖业,在当地政策的扶持下,他的养殖场慢慢步入了正轨,有了稳定的收入,现在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从最开始300多只羊发展到现在1800多只,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经济效益还可以,今年又购进了牛苗120多只,然后随着现在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现在目前的收入应该在四五十万左右。”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养殖户许康说道。

政策好、效益高、日子越过越红火。牛羊养殖是曹庄镇许庄回族村的传统产业,为了进一步减少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延长产业链,打开发展新格局,在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去年,当地还引进了优良草种巨菌草,力争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安徽砀山:产村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牛羊养殖业是我村的传统产业,因为这几年的粮食价格比较高,为了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我村从去年通过各方的考察,在山东引进了巨菌草,每亩每年可以收两茬,每亩可以产15吨到20吨左右,收益在八千到一万元左右,能降低养殖户的成本,也能给村里创造村集体经济收入。”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党总支书记许赞军介绍。

菌草试种的成功让许庄回族村明确了方向,也找准了定位,更有信心和动力发展联动产业。通过坚持补链延链强链,这个村把种植、养殖、冷冻等重点产业链建设,作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的关键之举。

安徽砀山:产村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许庄回族村是我镇的养殖大村,这个村每年的育肥羊出栏量可达到百万只,黄牛的出栏量达到4000多头,近年来,该村坚持产村一体发展,积极引进菌草种植项目和屠宰加工项目,逐步延长养殖产业链,从而形成种、养、宰、冻、储、销的产业‘一条龙’。”砀山县曹庄镇党委书记陈俭介绍。

从一开始的牛羊养殖业到现在的种、养、宰、冻、储、销的产业融合发展,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将产业拧成了一股“绳”,逐步解决了成本、存储、销售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同时,产村融合发展也开创了该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

“在进一步壮大养殖产业的基础上,该村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进一步培育壮大民族加工业,进一步繁荣发展餐饮小吃业,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一体推进乡村治理、人才培养、文明创建和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宜产、宜业、宜居的乡村振兴新样板。”砀山县曹庄镇党委书记陈俭说道。

来源:砀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