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美好安徽“拼”起来丨滁州:拥抱一体化 跑出加速度
安徽
安徽 > 资讯 > 正文

喜迎二十大·美好安徽“拼”起来丨滁州:拥抱一体化 跑出加速度

“只要3分钟!”对于高静来说,完成从南京市到滁州市的上班通勤,从没像如今这般方便。高静住在南京江北新区,工作地在来安县汊河镇,汊河大桥是她往返于两地的必经之路。大桥通车前,桥面窄,路况差,经常拥堵,每天光过桥至少半个小时。今年5月,汊河大桥拓宽重建工程竣工,进一步串联起像高静这样奔波于滁宁两地之间上班族的同城梦。

实现同城梦的纽带不止一座汊河大桥。截至目前,滁州已建成连接南京及江苏高速5条,在建4条,池杉湖路桥全面通车,黑扎营大桥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开通至南京公交班线5条、实现公交“一卡通”。“今年以来,滁宁城际铁路快速推进,滁宁城际铁路二期最大站高铁站站厅层顺利浇筑、上跨京沪线架梁施工完成、滁州境内所有盾构区间全部实现贯通。”滁州市交通局副局长李世楼介绍,明年滁宁城际铁路通车后,将进一步拉近两地之间的距离。

今年5月,汊河大桥拓宽重建工程竣工通车。

毗邻而居、一河之隔,滁州与江苏南京等地合作交流由来已久。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滁州市立足自身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定位,积极打造跨行政区协同发展产城融合新城区,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10平方公里启动区建设为突破口,与江苏接壤地区全面开展对接合作,在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产业协作、交通互联、生态共保、服务共享等方面结出了丰硕果实。如今,滁宁两地连接的通道越来越多,产业越来越“融”,人心越来越近。

观察滁州坚持推进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个绝佳的样本。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丘岗。经过10年发展,滁州和苏州两地创新合作机制,已将这里打造成为一座产城融合、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园区60%的外资项目、70%的投资额、80%的项目总数来自长三角地区。”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刘东介绍,10年来,园区从无到有,招商理念、营商环境、基础设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个项目落户,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营养健康等多个主导产业,成为我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平台。

滁宁城际铁路是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东起南京北站,西至滁州高铁站,线路全长54.4km。

独行快,众行远。2021年4月,江苏省政府和安徽省政府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滁州成为圈中城市之一;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其中南京与滁州“结对”。今年前5个月,滁州市新签约亿元项目247个,其中50%来自长三角地区,28个来自南京。如今,滁州正在加快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建设,一个个大项目的不断落地,让滁州与长三角兄弟城市的产业协作、联手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拥抱一体化,共享一家亲。十年来,一体化发展的成效不仅仅局限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领域,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共建共享,让更多群众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与长三角医疗机构合作项目139个,滁州有12家二级以上医院与南京开展合作,加入南京医院集团2个,在滁设立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建立医联体19个,成立专科联盟超过60个。

南京琅琊路小学等4所中小学在滁设立分校,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校校合作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一期建成,3000名学生已入学。

推动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建设,58个事项可全程网上异地办理。推进宁滁政务服务同城化,确定44项“跨省通办”事项。滁州8个县(市、区)分别与苏浙10个县(市、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共公布1400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滁州正在更大的发展格局中赶超、跃升。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