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精彩蝶变的安徽定远篇章

书写精彩蝶变的安徽定远篇章

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定远段。 吴家保摄

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定远段。 吴家保摄

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定远县以实干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中转型发展、锐意进取。经过十年砥砺前行,综合实力倍速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定远县交出了一份份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在这个重要节点,打开历史的长镜头,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迹,定远县十年间阔步飞跃的脚步清晰如昨。

十年砥砺奋进,曲阳大地日新月异:十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0.6亿元到2021年的359.2亿元,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十年间,3.8万户11.16万人顺利脱贫,70个贫困村稳定出列,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完备、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初秋,走进定远县这片红色热土,记者见证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一幅幅画面,见证了这片热土的日新月异和澎湃活力,见证了定远县儿女勠力同心的丰硕成果。

十年跨越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9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定远县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安徽昕铭亚电子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各种汽车线束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争分夺秒抓生产、赶订单。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可以说是汽车的‘神经’和‘血管’。”安徽昕铭亚电子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戴银娟介绍说,公司专注于汽车线束、热敏、温度传感、磁开关感应器等产品开发生产,主要为比亚迪、小鹏、五菱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汽车配件。

作为第一家入驻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企业,昕铭亚公司见证着园区的快速发展,也感受到园区的贴心服务。“去年企业入驻园区时,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帮助我们协调解决用工、用电、场地等需求,解决了我们生产的后顾之忧。”戴银娟说。

去年年底,定远县智能制造产业园完成基本建设,园区瞄准高科技智能制造产业,推动打造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园区已签约入驻17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超30亿元。入园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昕铭亚、欣宝汽车、通湾新材料和大研机器人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行走在曲阳大地,一个个重点项目快马加鞭、一处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项目不断刷新着定远县产业的新高度。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定远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县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产比重逐步下降,二产、三产比重逐年提升。

十年来,定远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推动“5+2”主导产业振兴,新型化工、绿色食品、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成长加速,今年1至7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14.6亿元,占全县79.8%。新型化工产业支柱作用凸显,现有规上工业企业43家,产值占全县59.2%,华塑股份成功登陆上交所,实现主板上市“零”突破。

立足于“工业强县”战略,定远县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近年来,定远县累计获批国家高新企业29家、战新企业46家,高新产业增加值、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幅20%、35.5%。建立“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20家,发展省级研发平台8家,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和技术中心企业24家,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建成运营。

定远县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强化顶层设计和上下联动,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战略引领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晶睿光电、众兴菌业、蓝恩汽车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纷纷落户,亿利过滤、光大固废等9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可栖。定远县打造营商“沃土”,持续优化政策供给,为企业构筑发展“高地”。近年来,定远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文件,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壮大市场主体,推动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积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规上企业培育,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2021年度该县实现21家企业升规,为历年最多,并全部兑现奖励达213万元。

十年逐梦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明巢高速公路滁州段3标段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项目主体路面已基本完工,摊铺机正在摊铺高温沥青,工人们跟机作业,压路机紧随其后,来回碾压路面,项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目前,明巢高速公路滁州段已基本完成项目主体建设,预计2023年全线建成通车。届时,将进一步完善皖江城市公路网络,加速推进定远县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以及长三角进程。

这十年是定远县交通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来,定远县不断推进高速公路、省国干线、农村公路建设,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如今,滁淮高速建成通车,明巢高速开工建设,合新高铁、窑河复航积极推进,由三条高速、两条国道和六条省道构成的“六纵五横”交通骨干网络初步形成,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155.974公里,是十九大前的近两倍。

2019年,定远县投资1.2亿元,开通运营城乡公交,全县22个乡镇、196个建制村和62个社区全部通上公交,在全市率先迈入“全域公交”时代,成功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人民群众“出门硬化路、抬腿便上车”的愿景得以实现。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柏油路宽阔平坦,纵横交错延伸,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定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交通畅达只是定远县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定远县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城镇规模迅速扩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年来,定远县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该县实施“三区共建”“四门提升”“五网联通”工程,建成城区主次干道39条,新增提升绿化面积378万平方米,泉坞山森林公园、黎明湖湿地公园等相继开放,建成区面积扩展至3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增加到30万人,创成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定远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思路,以加快中心集镇建设为重点,以打造特色乡镇为目标,加快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六大中心集镇围绕各自产业特色、区位优势,完善功能配套,增强承载能力。炉桥镇围绕“镇园合一、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与藕塘镇一同成为“全国重点镇”。

十年来,定远不断加大水利投入,紧紧抓住“建设”和“改革”两大核心,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水利改革事项,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了水利改革发展良好局面。如今,定远人民期盼几十年的江巷水库建设完成并实现下闸蓄水,泗马山滁河四级干渠站建设如火如荼,引江入定、共饮长江水即将实现;水利改革事业屡创佳绩,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打造出了“定远模式”,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以全省第一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样板县;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中小河流治理成效显著,水土保持治理有效,沿岸11.5万群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风貌明显改观,每个小流域都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供水事业关系着民生,联系着千家万户。定远不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累计投入资金16.2亿元,建立全县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规划、建设、运营、服务、管理“五统一”城乡供水模式,实现自来水“全覆盖”。如今,定远县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98.5%,水质达标率100%,真正实现了城乡供水服务一体化,8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优质水。

十年蝶变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

在仓镇农民工创业园,记者看到园区里一栋栋标准厂房规划整齐,道路平坦畅通,整洁的白墙厂房内,工人正在有序作业。

上午11点,定远县德旺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陆陆续续有员工走出来。“凌晨两点多就来厂里,上午活干完,下午就不用来了。”刚走出工厂的倪茂平告诉记者。

今年60岁的脱贫户倪茂平,是大桥镇小岗村村民,也是德旺纺织公司的一名工人。他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工资能拿两三千块钱,再加上政府脱贫户补贴的七百多块钱,不仅生活有保障,每个月还能攒下不少钱。“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脱了贫,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工作。”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倪茂平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笑容背后铺展的是定远县脱贫攻坚的坚实之路。

十年来,定远县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7000余名帮扶干部尽锐出战,在曲阳大地上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脱贫攻坚战,定远县交出圆满答卷:3.8万户11.16万人顺利脱贫,70个贫困村稳定出列,贫困县如期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定远县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定远县不断织密“1+23+258+N”防止返贫致贫立体化监测网络,对全县所有农户实施线上、线下分类监测。线上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线下在22个乡镇和县经济开发区设立监测站,对全县农村居民尤其是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实行全覆盖监测;在258个行政村设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点,同时设立N个网格,通过定期信息采集,精准识别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坚决筑牢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网。2021年,全县共设立网格6781个,安排各级网格员8743人,对20.56万户农户开展精准网格化管理,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定远县坚持“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社会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全域规划309个村庄、50个集镇、“5+N”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实行乡镇“人口、土地、资金”要素三集中。

定远县以工农业互促发展为导向,以建设乡镇产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为阵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技术投入,全面推进水、电、路、管、网等“多规合一”,最大限度实现集镇和村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资源、产业发展集中区配套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初步建成仓镇、池河、炉桥、张桥等14个乡镇产业集中区。以“双招双引”为抓手,推深做实产业兴旺文章,围绕“猪、虾、鹅、菌、草(秸秆)、牛”等特色产业,强化龙头带动,引入广东温氏、天邦集团、品享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特色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围绕健康食品、电子配件、轻工纺织、包装生产等“N”条产业链打造,培育了利农蔬菜深加工、瑞之宏电子、汇丰包装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就业增收,形成了工农业互促发展的特色路径。

十年奋进 民生实事绘就幸福底色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这十年是定远县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更是民生保障和社会福祉飞速发展的十年。

定远县始终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统筹发展战略的主抓手,强力推进全县各项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擦亮惠民底色,全面兜牢民生底线,让民生内涵更有深度、民生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在定远县包公路,两台挖掘机正挥舞手臂施工,工人在各自作业区忙碌着,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项目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道路建设进度,预计将在10月底前完成施工。”县重点处市政股负责人林如彪告诉记者。

这条正在施工的新路,曾经却是一条“断头路”。包公路连接迎宾路、戚继光大道两条主干道,近年来因周边小区入住率不断提高,人车流量也不断增加,原本的“断头路”为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在经过前期调研、协调后,定远县迅速启动该道路建设工作,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从“断头路”到“便民路”,是定远县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翻开定远县近些年的民生账本,一串串鲜活真实的数据,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老百姓感到安心和舒心,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盼。

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近年来,定远县筑牢社会保障基石,社会养老与救助水平显著提高。建立完善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改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成1个智慧养老示范项目。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体系、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制度、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力度,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58%、147%,进一步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全县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定远县打造安居工程,基本住房保障更加坚实。近年来,定远持续加强集中和非集中成片棚户区、城中村、城市危房及重点镇棚户区改造,改造棚户区1.2万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万户,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6个,建成交付保障性住房162万平方米,城乡困难居民“住有所居”得以实现。

近年来,定远县新建、改造城乡中小学校50所,智慧校园建设全覆盖,跻身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全市十连冠,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占全市近七成。县级“四馆”、乡镇文化站全民开放,县电影公司、蒋集农家书屋分获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2所,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高质量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

如今,基本住房保障更加坚实,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皖东大地徐徐铺展,近百万定远人民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滁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