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传统音乐、神奇的口述故事、独具特色的民俗、亲切的家乡戏剧、老作坊的手工技艺。这些儿时的记忆总能勾起我们的无限乡愁。追寻儿时的记忆,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游金安,在九十里山水画廊领略金安非遗的风采。
六安灯歌
六安灯歌起源于元代,2014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六安灯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最大特点在于艺人即兴表演的“拆字歌”上。老艺人根据现场的气氛,与观众交流互动,随机应变地将唱词逐字拆开演绎,饶有情趣,深受老百姓喜爱。每至春节期间或重大活动,六安灯歌节目都能吸引四邻八乡群众和游客前来观看,常常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邀大岭
邀大岭是皖西先民古老的农耕民俗文化活动,2010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邀大岭”民俗活动分为三部分:(一)祈神农,求丰收。(二)请神鸟,赐丰收。(三)跳五丰,庆丰收。每年立夏时节,邀大岭民俗活动都如期举办,老艺人演唱的皖西高腔《挣颈红》、柔调《慢赶牛》、花腔《灯歌调》、小调《嗨嗨腔》等,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堪称农村文化一大盛景。
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
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始于清朝光绪年间,2017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大红袍油纸伞既是遮雨挡阳的日常用品,也是婚俗嫁娶礼仪上不可或缺的物品。大红袍油纸伞店承古斋位于毛坦厂镇明清老街,老艺人在这里坚守传统,传承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油纸伞也成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丰富了老镇旅游文化。
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
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始于清朝道光年间,2017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一品斋毛笔技艺精湛,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是六安闪亮的历史文化名片。近年来,老艺人逐步恢复传统技艺,并开发出纪念笔、旅游笔、鸳鸯笔等新品类,成为游客喜爱的特色旅游商品。
锣鼓书
锣鼓书是皖西传统曲艺,唱腔源于皖西地区民歌小调,唱词大多靠艺人口头创作流传,2008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锣鼓书主要艺术特色是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节奏活泼明快,语言口语化且风趣诙谐。经典剧目《三找婆家们》《老俩口逛新城》《倒春暖》《赌祸》等每次上演,总能赢得阵阵喝彩。
鸽鸫理窝舞
鸽鸫理窝舞是皖西水稻产区群众的优秀民间舞蹈,2012年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鸽鸫俗称秧鸡,被视为丰收、吉祥的象征。演员做出各种仿生舞蹈动作,表演鸽鸫跳跃、飞舞、扑耍的情景,表现出了农村一派丰收在望、人鸟和畅的快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