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卓越城发展记录专栏丨新机遇下的活力之城
安徽
安徽 > 网罗天下 > 正文
站内

合肥滨湖卓越城发展记录专栏丨新机遇下的活力之城

当“文化”遇上“旅游”,能玩出一种新潮流;当“文化”遇上“互联网”,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当“文化”遇上“科技”,能迈出一步新步伐。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各项政策指引下,文化科技成为“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文化产业成为文化科技的重要的“孵化器”与“试炼场”。2022年,合肥用科技点燃文化产业发展“新引擎”,截止去年11月底,市创意文化产业链签约项目数量61个、金额147.6亿元,开工项目数量128个、金额461.4亿元,投产项目数量44个、金额268.2亿元。

合肥文化产业砥砺奋进,硕果累累。滨湖卓越城作为合肥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板块之一,备受关注,这座冉冉升起的“新城”坚守高品质、低密度、生态型、国际化方向为“文里文气”的合肥注入了新鲜活力。随着时间的更迭,滨湖卓越城利用自身特点体现着合肥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气质。

破立并举变新城

2016年9月,滨湖卓越城规划概念曝光,提出“成为未来10-15年最具魅力的城南新空间”的宣言;滨湖卓越城启动项目--文华园一期工程于2017年3月正式开工,2020年初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年底,合肥滨湖卓越城规划建设“一张图”信息平台项目启动标前公示;2020年合肥滨湖金融小镇落户片区;2022月5月12日 ACG 国际文创科技城入驻;;2022年8月文华园三期招标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2023年1月,安徽省网络视听产业联盟在此揭牌成立......

纵看滨湖卓越城发展轴,从1.0滨湖启动区-2.0金融后台区-3.0环湖商务区-4.0省府行政区-5.0滨湖新中心,滨湖卓越城从零开始,发展不到6年的时间,实现营收约195909万元,纳税约13002万元,用一个个可观的数据破解发展现状,开创新局面。

全力以赴同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近年来,包河区不断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相继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全省唯一的创意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安徽省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昂首阔步从“文化名区”迈向“文化强区”。

“卓越城的产业发展方向与公司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无论是从产业的上下游还是人才引进等方面,中科有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中科院、中科大、合工大等多所高校积累了技术资源,依托片区产业规划和相关协助,企业营收4000万左右。”安徽中科有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吴俊这样说道。

企业发展与片区发展契合,使得企业投资项目更加聚焦,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有利于探索片区开发共建共赢新模式,共享片区发展红利,吸引优质市场主体关注卓越城。

用心用情抓保障

近年来,滨湖卓越城聚焦惠民担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包办好”金牌店小二企业服务中心持续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法务咨询和代办业务,简化企业工作流程。片区还举办了“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财税政策及风险管控专题讲座、银企对接暨政策辅导会等活动,免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租金412余万元。

通过各项便民利民的服务举措,不断完善片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童享时光”系列公办幼儿园承接19所幼儿园,已平稳开办10所,在园幼儿约3500名、教职工超500人,为提高片区内职工的生活水平,卓越城还为多家企业配备相应的人才公寓,组织特色的员工活动,如篮球赛等,还根据片区内员工的需求特地申请了相应的接驳车,力争做到片区内上班有“捷径”、享受有“途径”、生活有“路径”。

提及对卓越城发展有何展望时,安徽海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群学这样说道:“很坚定也很庆幸自己来到了卓越城,卓越城精准的定位一定会成为全国文化创意的聚集地、全国文化创意的高地和全国文化创意的阵地。也相信未来,别人在合肥一提到卓越城,就想到文化创意,一想到文化创意,就想到了合肥的滨湖卓越城。”

让文化“活起来”,让“文里文气”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无论是文化融合旅游、文化融合互联网、文化融合科技,它们对卓越城的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推进卓越城迈向新台阶,除了要坚守片区特色,还要激发文化创新的黏合力和驱动力,打造一个活力四射、魅力满满的卓越城。

推荐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