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政府、安徽省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市与六安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文旅、农业、生态、科创、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一批对口合作措施。
更早,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中也部署了上海市与安徽六安市对口合作。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双方将共同实施一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对口合作政策措施,秉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互惠互利,创新引领、系统推进”三大原则,推动上海企业与六安资源、上海研发与六安制造、上海市场与六安产品、上海总部与六安基地精准对接,扩大有效投资,壮大市场主体,共同推进政策、管理、平台、市场等资源在两地充分共享,推动一批标志性对口合作项目,从而进一步激发六安老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振兴速率。
这一《实施方案》的部署是全方位的,操作还需按渐进思路分阶段、分重点地推进。本文认为,从当前阶段考量,需要突出针对六安的国家生态功能区定位和碳汇生态比较优势,聚焦碳汇经济先行,提质沪六对口合作。
开发碳汇功能可促上海六安合作共赢
上海市对口合作始于1992年,现已陆续开展了覆盖8省40多个地市的对口合作,包括新疆、西藏、云南、青海、贵州、重庆市、湖北和安徽等地的“老少边”市县区。开展先进地区对口合作、带动次发达地区加快振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到2021年,上海对口的地区全部完成了脱贫目标,取得了优异的成效。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区域对口合作面临着提质升级的新的内在要求,即从单向性帮扶援助转变为更加强调双向合作共赢。双向合作的基础在于各自发挥优势对接优势,特别是充分发挥次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以使“对口”具有更多高效的“对接”。
立足这一站位考量,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应注重精准识别和有效发挥六安的比较优势,针对六安的国家生态功能区定位和碳汇生态比较优势,聚焦碳汇经济发展,共建长三角一体化的碳汇经济先行区。
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郑重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基础是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大面积强功能的生态功能区,以其碳负排放对冲碳排放进而达到碳中和。
六安地处大别山区,山脉连绵千余公里,为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其丰富的绿色植被使之素有“华中之肺”的美称。六安大部属于大别山的主体区域,核心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的富集地域。大别山区过去曾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现在又是25个首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
脱贫攻坚目标胜利完成后,在“双碳”目标下,更好地保护和发挥大别山区生态功能,深度开发其增氧固碳、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的碳汇功能。
这既是六安最为突出的比较优势,也是长三角生态建设和达成“双碳”的重要依托,因此可谓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在现阶段最适宜的“对接”端口。利用六安的这一显著比较优势,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发展碳汇经济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
上海六安探索碳汇经济先行区的三个关键点
围绕国家发展碳汇经济的焦点难点,先行区要在三个方面先行先试:低碳产业做加量,碳汇资源做增量,碳汇交易做流量。
一是低碳产业做加量。发展低碳产业是加快六安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从区域产业体系考量:
(1)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对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建设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生产线和供应链;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特色经济林业和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上海等中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承接、配套,打造一批低碳高技术企业和产业园区。
(2)加快推广低碳技术应用。广集国内外特别是北京、上海、合肥等碳汇科技机构的资源,在碳监测、减碳、固碳、碳利用等领域加强引进和应用较为成熟的低碳技术。
二是碳汇资源做增量。碳汇是利用生态系统实现“负排放”的方式。大别山区拥有植被和森林土壤碳贮量优势,生态碳汇能力大、林业碳汇效果佳。
(1)发展固碳林业。通过造林、再造林、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建立农林复合系统等来增加森林碳储量。(2)实行林地改造以增加碳汇产品价值。大别山区现有森林覆盖率已达70%左右,新增林业用地十分有限。为使大别山区森林资源进一步提升固碳功能,持续增加碳汇产品价值,必需实行林地改造,在不大规模扩大林区占地情形下,通过改造杂草灌木林,增加阔叶林造林面积,从而使固碳功能提高,碳汇资源持久增加。应在大别山区推广赛罕坝植树造林精神,从现在起实行大别山区森林改造,新增阔叶林造林经过10—20年新木生长成为大树,恰与2030、206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要求相符,届时大别山区林业碳汇资源及其功能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更为举足轻重。
三是碳汇交易做流量。碳汇交易是实现不同功能地方总体碳中和平衡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开展了CCER原有备案项目在规定条件下的碳汇交易,为建立发展我国全面的碳汇交易开辟了广阔前景。林业碳汇属于新鲜事物,目前国家在全国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我们预测在3—5年内全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将会建立。试验区可抓住3—5年内的探索创新期,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方式、交易规则等机制,攻克碳汇核算的计量方法及其指标体系难点。发挥大别山区整体联动效应,突破一市一县小范围边界,更加有力促进碳汇交易和大市场建立,从而实现大别山区林业碳汇交易的巨大流量及其经济效益。
关于推进路径的几点建议
第一,上海市、安徽省及六安市有关对口合作职能部门政府进一步沟通衔接。
在增进共识基础上,联合组织编制上海六安合作碳汇经济先行区规划。建立政府部门间专项工作协作机制,统一规划先行区低碳产业、碳汇科技、碳汇资源和碳汇交易发展及布局,协调先行区合作共建的政策协同与管理协同等。
第二,共同探索发展山区碳汇经济的新路。
(1)破解难点共拓新路。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急需破解的难点,共同开发碳汇综合管理平台,开展碳汇计量监测,探索基于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市域循环、碳交易项目开发。
(2)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依托上海、合肥等地的有关机构,开展大气污染研究、能源与环境影响研究、资源与污染控制技术开发,共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依托国家林草局、中科院和上海、合肥,南京等有关科研机构,进行“双碳”前沿技术和新材料、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碳循环转化利用及零碳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
(3)合力开拓大别山碳汇交易市场。在上海六安对口合作重大项目中可考虑支持六安建设大别山碳汇技术创新中心和大别山碳汇交易市场平台。
第三,推进六安“融圈”承接低碳产业。
以上海六安对口合作为契机,推进六安深度融入上海、合肥等都市区(圈)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布局,通过招商招才、引资引智将都市圈产业资本要素导入大别山区,布局低碳化的中心城市战新产品业零部件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山区特产加工业;加强周边中心城市消费市场营销,将山区产业深度融入都市圈市场体系。用足国家振兴革命老区相关支持政策,对接国家对口支持部门、有关央企,争取产业项目布局和资本力量支持。
可以想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从碳汇经济先行切入,使上海六安对口合作提质升级,将会更富有区域合作创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