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知识产权宣传周/地理标志产品展播6:合肥龙虾
安徽
安徽 > 网罗天下 > 正文

2023年安徽知识产权宣传周/地理标志产品展播6:合肥龙虾

“合肥龙虾”的生产地域范围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分水岭南侧面,巢湖北岸,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合肥市自然水域内具有的多样性地理条件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动植物,为“合肥龙虾”的生长和特有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使得“合肥龙虾”拥有质好、肉肥、壳薄、味鲜等鲜明的地域特点。

合肥市因地制宜的发展虾稻连作、虾稻轮作、稻虾共生等各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在龙虾产值保持稳定的同时,绿色生态、口感好、营养成分高的优质虾稻米持续畅销。目前我市虾稻基地基本实现了“1313”的目标,即年产1000斤优质水稻、300斤清水龙虾、实现产值10000元、纯收入3000元。

坚定信心,抓好规范发展。按照国家地理标志权运用促进工程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强宣传,持续推进,确保2023年全市虾稻综合种养面积超100万亩、一产产值超100亿元、一二三产总产值超500亿元的总体目标,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因地制宜,抓好技术指导。一是加强合肥龙虾养殖技术培训。加大培训频次、扩大覆盖面,特别针对新投产和没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解决养殖产量低、规格小、病害多、越夏难等突出问题。二是加强优质水稻种植技术推广。选取适宜虾稻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抓好水稻田间管理,培育绿色健康的虾稻米,不断提升综合种养效益。三是做好市场研判分析。系统总结分析近几年来龙虾生产和销售规律,掌握全年“V字形”销售价格动向,引导养殖户错峰销售、均衡上市。

研判规律,抓好交易销售。一是加强交易市场建设。结合中国(合肥)地理标志展示推广中心,建设合肥龙虾相关场馆,在拓展线下展示、推广和交易渠道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新媒体、电商平台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展示推广销售模式。在养殖规模较为集中的区域,根据养殖面积和交易规模,配套建立龙虾交易市场,为养殖户销售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加快合肥龙虾区域性交易中心建设,努力制定出合肥龙虾价格指数,掌握市场话语权。三是推进虾稻电商发展。引导规模基地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完善龙虾和虾稻米线上供应链,鼓励小龙虾网店及各种线上平台发展,有条件的养殖基地可建设自主平台,实现产地直供。四是推进订单销售。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把虾稻基地打造成生产全过程可视、产品质量可追溯、基地现场可参观的智慧化基地,逐步推进优质龙虾和生态稻米订单销售。

拓展市场,抓好精深加工。引导和鼓励现有的龙虾及虾稻米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开展“虾田米”和“稻田虾”特色虾稻产品加工,带动虾稻产业快速发展。支持本地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研究更适合国内消费者的龙虾加工制品,同时加大对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的研究,不断提升龙虾综合利用水平。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升鲜活小龙虾供应能力。支持专业合作社、规模虾稻基地建设一批田头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后初加工等设施,提升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

持续发力,抓好品牌宣传。一是继续做强公共品牌。继续举办中国·合肥龙虾节,同时合肥市将深入实施“合肥龙虾”、“合肥虾稻米”品牌双轮驱动战略,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推介优质龙虾和生态虾稻米,不断提高产品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二是培育做大区域品牌。充分挖掘和培育已有一定市场认可度的区域品牌,例如庐江“放马滩”、长丰“下塘龙虾”等,进一步制定标准、整合资源、统一宣传。三是引导自主品牌培育。支持生产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具有合肥特色、优质安全、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虾稻产品品牌。四是拓展龙虾文化内涵。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和虾稻经营主体开展画虾、品虾、戏虾等文化活动,推进各地在产业基地举办开捕节、虾趣节、钓虾大赛等活动,引导虾稻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拓展虾稻示范基地产业功能。

截至2022年,合肥龙虾虾稻综合种养总面积已达100.8万亩,规模基地1700余个,超万亩乡镇达22个,省级以上龙虾加工企业3个、国家级1个,城区内龙虾餐饮店4000余家,虾稻产业从业人员超10万人,成功创建了5个国家级虾稻综合示范区(每县(市)1个),形成了长丰造甲、庐江泥河等十大虾稻产业集群乡镇及阿胖龙虾、老谢龙虾等一批合肥龙虾大王。

(一)经济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实施合肥龙虾科技水平、繁殖水平、标准化养殖水平、加工水平、品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到2023年,保护区内龙虾亩均效益超万元,加工产值10亿元以上,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合肥龙虾”品牌价值超10亿元。

(二)生态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实施,推广实施绿色种养,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采用田间工程、稀放精养、测水调控、生态防病等技术措施,使农药、传统化肥使用量普遍减少80%、60%以上,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社会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实施,稻虾综合种养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既养出清水龙虾,又种出生态稻米,水稻亩产保持在500公斤以上,保障了粮食安全。稻虾综合种养不使用除草剂,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障了食品安全。实践证明,稻虾综合种养成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带动贫困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合肥市已建成虾稻扶贫产业园37个,直接带动贫困户600余人,全市贫困户直接或间接投入虾稻产业人数超76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