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茶文旅” 沏出“富强美”
安徽
安徽 > 旅游 > 正文

黄山“茶文旅” 沏出“富强美”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5月21日是国际茶日。黄山是中国名茶之都,也是中国现代旅游的发源地,还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文化博物馆。

近年来,黄山市深入挖掘茶文化、讲好茶故事,加快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融出茶业发展新路径、乡村振兴新气象,让茶农更富、茶业更强、茶乡更美。

文旅赋能,茶叶变“茶业”

走进黄山松萝茶文化博物馆,茶香茶韵扑面。情景再现、珍贵史料、图书档案等展陈以茶叙事,将黄山茶文化、茶故事精彩演绎。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海燕介绍,馆内设置茶与养生、茶艺表演、禅茶等研学课程,学生和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采茶、制茶、赏茶、品茶的乐趣,了解和感受黄山茶文化的辉煌历史和独特魅力。

图片

程向阳 朱志翔/摄

北纬30°,世界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带、中国茶叶生产的“名茶黄金纬度”。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带,风景奇美、生态绝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黄山,格外亮眼。这里茶叶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制茶技艺成熟发达、独具魅力,拥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三大顶流名茶,是全国重点名茶产区,被誉为“中国名茶之都”。

图片

施亚磊 /摄

长期以来,我市依托底蕴丰厚的茶文化资源,加强茶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实茶文化大文章。同时坚持以茶文化赋能茶产业,支持以传统制茶技艺等非遗项目为依托建设非遗工坊,鼓励传统制茶技艺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和相关企业拓宽销售,推出更多消费者喜好的茶产品。

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方劲松介绍,我市有18项茶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被列入非遗代表性名录。其中,国家级3项,分别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省级9项,包括屯溪绿茶、松萝茶、安茶、珠兰花茶、顶谷大方、黟县石墨茶、紫霞贡茶、黄山云雾茶等8项制作技艺,采茶扑蝶舞1项传统舞蹈;市级6项,包括徽州白茶、凫峰绿茶、茗洲炒青等制作技艺。全市有茶类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8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8人。

图片

樊成柱/摄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负责人徐纪苗表示,将把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与徽州茶道传统技艺相结合,深入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广泛展示黄山茶制作技艺,让更多参访者感受黄山茶的魅力,激发市民黄山茶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图片

郑宏/摄

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将充分发掘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名茶的历史文化资源,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茶博物馆、茶艺馆、茶庄园,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争取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名茶主题公共休闲设施,完善茶都文化旅游休闲功能。大力营造茶都文化氛围,谋划实施“一片一书一节一课”项目,以中国名茶之都系列纪录片、中国名茶之都系列书籍、黄山茶文化旅游节、全市小学黄山茶艺表演素质课为重点,全方位打造人人懂茶、人人说茶、人人宣传黄山茶的氛围。

创新加持,茶园变“游园”

17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茶叶经福建、江西、安徽等九省(区),销往蒙古、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干线总长14000余公里,被称为万里茶道。2017年,我市成为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成员。2021年,安徽成为万里茶道联合申遗的第9个省份,祁门县加入万里茶道申遗城市联盟。

图片

祁门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祁门县万里茶道申遗办主任倪群表示,万里茶道是陆上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重要国际商道,祁门红茶在万里茶道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条线路还串联起中俄蒙三国文化遗产、秀美山水和民族风情,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IP。

借助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合作平台,我市积极融入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带,不断丰富文旅茶产品内涵。依托“万里茶道”品牌影响力,祁门县加快促进万里茶道沿线文化(文物)、旅游、体育、茶产业、茶园生态等融合发展。市域更大范围内,茶旅融合有声有色、快速推进。

近年来,我市加快完善茶园茶山观光步道、休憩亭、观景平台、茶园住宿、游览指示标识牌、解说系统、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建设,把茶园建成生态旅游景区,将茶产品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并将公路沿线的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有机茶园基地及其他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谢裕大茶博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典型的黄山茶庄园。园区内,茶区考察、茶园旅游、茶食体验、茶事交流、茶艺展示等茶文化主题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彩虹滑道、趣味水滑道、儿童卡丁车、网红船等令游客流连忘返……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全面打造综合性旅游休闲产业体系。

图片

樊成柱/摄

茶旅融合,让“茶路”越走越宽广。“谢裕大茶文化体验线路——徽州田园茶歌沉浸之旅”“祁红探秘之旅”“中国有机茶乡——新安源茶之旅”“沿着红色茶旅印记,探寻名山名水名茶奥秘”先后获评安徽省十大最美茶旅线路;“梦幻茶旅——探秘祁红·寻梦乡愁”“太平猴魁茶乡风情游”“黟县石墨茶春季踏青研学生态休闲游”“享云间度假·乐梯地茶园”“云上茶乡·清凉富溪”“黟县古黟黑茶夏季避暑研学生态休闲游”“探索丝路上的松萝茶神秘之旅”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不久前,市农业农村局草拟《黄山市传统名茶保护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写道:推广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等,促进茶叶与旅游、休闲、康养融合。打造一批集茶叶采摘、休闲文旅和田园社区于一体的茶乡田园综合体和名茶主题庄园。包装和推广一批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到2027年,国家和省级精品线路打造15条以上,每年接待游客不低于1000万人次。

图片

郑宏/摄

业态融合,茶山变“金山”

滴水香,以色绿、香高、味浓、形美享誉茶界,主要产于歙县溪头镇汪满田、大谷运等地。近年来,汪满田传承600多年的“嬉鱼灯”民俗活动声名远播,招客引流效果明显,带动当地茶叶销售、茶农增收。汪满田鱼灯制作技艺传承人汪华武说,滴水香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上卖得越来越好。

茶产业是我市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发展壮大茶产业,是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农民共同富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随着茶旅融合深入推进,我市一些茶乡茶农通过发展“茶家乐”和民宿,将参观茶园、采茶、制茶、品茶及其他农事体验融入乡村旅游,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名茶之都,深入实施茶文旅融合工程,高起点规划建设黄山茶业城市综合体,加快营造中国名茶之都文化氛围,精心建设茶店、茶馆、茶楼和休闲茶庄,扎实推进茶叶“伴手礼”工程;加快推进茶产业联合体共建工程,力争茶园流转型、服务带动型茶园占全市60%以上。

徐纪苗表示,谢裕大茶博园立足“农”字,以景区为依托吸引周边村集体土地入股,以年底分红形式盘活固定资产,并通过免景区门票、多业态打造等方式吸引客流,积极打造绿色化、融合化的现代观光农业,切实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助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茶博园年接待游客量80万人次、研学体验6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就业60人次,促进当地农产品年销售400万元。”

王海燕表示,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坚持“做强二产,扶持一产,拓展三产,三产融合发展”,整合资金对休宁瑯斯、迪岭、儒村、首村等地茶园基地万余亩茶园进行生态改造,扩大高效生态茶园和观光休闲农业覆盖面,茶产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同时牵手发展20余家休闲农业、休闲养生农家乐等新业态,发展特色乡村游,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茶区变景区,茶园变游园,茶山变金山,茶旅融合融出乡村发展新气象,形成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80万亩,茶农70余万人,茶叶产量4.5万吨、一产产值46亿元,分别增长4.7%和7%,7家企业入选中国茶企百强,5个区县入选全国茶业百强县,黄山毛峰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来源:黄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