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全省首个能源综合改革“试验田”里种出了啥?

安徽长丰:全省首个能源综合改革“试验田”里种出了啥?

绿色低碳是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产业变革的方向,实现经济转型必须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突破。

近年来,作为安徽省积极探索能源综合改革工作首个试点县,长丰坚持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手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推进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特别是在农业领域,长丰把智慧农业和低碳环保等科技相结合 ,种好能源综合改革“试验田”,探索出一项项令人惊喜的成果。

3.5亩的土地竟能创造出上百亩土地的经济效益!这是长丰县陶楼光伏+智慧农业B区示范园所创出的奇迹。

图片

走进其中可以发现,这里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得恰到好处——顶棚光伏板源源不断地收储输送电能,半空中悬挂着一排排长势喜人的草莓,而草莓垄的下方安装了集中箱,鲟鱼、鲈鱼、鲫鱼等7个品种的鱼儿在箱内欢快畅游,集中箱旁还连接着一处立体蔬菜种植区。一地多用的同时,更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内循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皖能光伏农业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水产养殖经理介绍,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装置和各项设备的智慧监测与控制,示范园最终可以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绿色种养的理想状态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目前的数据统计来看,这3.5亩大棚顶部的光伏板年发电量共约68万度,除了供给草莓补光、养鱼增氧换水和各项设备运转,多余的电还能收益约26万元;5100株草莓年产量约2500斤;38个25立方米的养鱼集中箱,每箱产鱼约3000斤,相当于2亩养殖水面的产鱼量。

新能源的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光伏支撑下的这套立体式渔菜共生系统使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也在新能源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中创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陶楼光伏+智慧农业”是陶楼镇“能源+智慧农业”项目的一期工程,共15亩,目前二期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占地约50亩,未来陶楼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将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将更有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乡村振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为精耕细作长丰县能源综合改革“试验田”的又一项目——造甲乡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科创产业园于2022年动工建设,旨在实现种养业循环利用和低碳减排,推动绿色高效有机农业和农事体验观光融合发展。

目前,入驻其中的安徽长丰食药用菌综合产业园一期,占地158亩的工厂化菌菇生产车间,已经正式竣工投产。

该园是国内生产红托竹荪的领先企业,在一个个大型智能菇房内,一个个红托竹荪“破土而出”后个头饱满、生长旺盛,相比起传统的户外种植,只需要轻点屏幕,就能智能操控菇房内的温光水气等,不受外界气候条件限制,轻松实现了高产稳产。

不过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绿色生态可持续生产食药用菌时使用农作物废弃物为原材料,产菌后废弃的菌渣又可作为有机肥,真正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造甲乡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科创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3000余亩,园区将结合造甲乡数万亩稻虾种养及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伊利乳业万头奶牛基地等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目前园区已正式引进3家企业,在谈项目2个。

图片

目前,造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园和陶楼“光伏+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均在加快建设之中,力争实现低碳发展和高效农业完美结合。

据了解,在全面推进能源综合改革方面,长丰还将围绕“城市、乡村、园区”三大板块,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四个领域,全力推进能源工业互联网、综合能源港、燃气调峰电站等重点项目。同时,大力开展全民节约行动,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全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描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底色。

来源:幸福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