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男婴脊柱旁软包 PET-CT诊断出“癌症之王”
安徽
安徽 > 网罗天下 > 正文

1岁男婴脊柱旁软包 PET-CT诊断出“癌症之王”

近日,一位年仅17个月的男婴因右侧脊柱旁有凸起肿物,在当地医院治疗没有明确诊断,父母为进一步治疗来安徽中科庚玖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凭借临床经验判断疑似肿瘤,经核医学科PET-CT检查,发现身体多发肿大淋巴结及软组织结节,考虑来源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可能) 伴淋巴结多发转移。同时,发现双侧咽旁间隙、双颈及腋窝、纵隔多发肿大、中小淋巴结。

神经母细胞瘤被称作“儿童癌症之王”,是婴幼儿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外实体肿瘤。 PET-CT检查通过一次全身扫描就可以监测肿瘤有无复发及转移,为下一步精准治疗提供重要指导作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意外伤害外,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神经母细胞瘤具有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快且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尤其是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儿,往往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多于6岁前出现症状,约70%患者确诊时已有广泛转移。

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腹部、胸部、颈部或骨盆出现肿块。

皮肤下有蓝色、紫色的斑块或结节。

胸痛、呼吸困难或持续咳嗽。

手臂、腿或其它骨骼疼痛。

发烧和贫血,红细胞水平较低。

由肿瘤释放的激素引起的持续腹泻或血压升高。

背部疼痛或虚弱、麻木,如果肿瘤已蔓延到脊髓,可能会出现腿部瘫痪。

眼睛出现变化,如黑眼睛、眼睑下垂、瞳孔收缩、视力问题或虹膜颜色变化,如果癌症已经扩散到眼睛后面,会出现黑眼圈。眼睛旋转或突然肌肉抽搐,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免疫系统问题。

神经母细胞瘤的核医学检查

神经母细胞瘤的核医学检查类型众多,主要包括131I-MIBG显像、骨显像、PET-CT显像。

131I-MIBG显像

可用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和疗效预测,其在恶性嗜铬细胞瘤、神经节瘤诊治中也有重要价值。

骨显像

骨显像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特殊化合物作为显像剂注射到体内,被骨组织摄取,放射性核素发出射线被仪器接收,从而使全身骨骼显影的显像方法。

PET-CT

* PET-CT是一种无创的诊断工具,可同时获得组织器官的解剖形态及代谢特点方面的信息。

* PET-CT对于骨髓转移和软组织的成像效果较好。

在对该疾病进行全面评估时,核医学检查作为功能成像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病灶、描述病灶范围,因此对于疾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目前我院核医学科已为2000余名患者提供了超高清检查图像及精确诊断,不受年龄局限,我院接诊的患者中最小年龄10个月,最大年龄92岁,均可进行检查,有效帮助患者精准确诊、评估肿瘤分期、明确病灶转移,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孩子检查核医学是否有辐射?会影像发育么?

不会的,儿童在进行一次MIBG显像、PET显像或骨显像的有效剂量与拍摄局部CT相差无几,却能获得全身的图像,即使加扫CT,医生也会应用低剂量CT,尽可能减少辐射;因此,家长们不必担心核医学检查会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不要听信网络上一些不实的信息,因噎废食。

专家推荐

王嗣伟

主任医师

安徽中科庚玖医院医学影像共享中心主任

硕士生导师

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

安徽省全科医学会影像分会常委

合肥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

合肥市影像质控中心副主任

擅长领域

1983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临床影像诊断工作至今有 30 多年,尤其擅长于腹部疾病的 CT 诊断,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及《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并以副主编身份参编了156万字的《CT诊断与临床》第二版专著1部;2016年获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于荣桓

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科庚玖医院医学影像共享中心副主任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医师分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药学会放射性药物专委会委员

擅长领域

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2001年在北京301医院进修核医学。从事核医学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 SPECT/CT 影像诊断,甲亢及甲状腺癌的综合诊治、转移性骨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核素敷贴等核素诊疗项目。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周四上午

范羽

主治医师

安徽中科庚玖医院核医学科双职称主治医师(核医学、放射)

安徽省全科医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

擅长领域

三甲医院从事核医学与影像诊断工作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发表核心期刊多篇。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编辑/综合办 审核/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