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1月16日,在亳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秦凤玉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稳中求进,交出了极为不易的发展答卷。坚持抓纲带目、靶向发力,制定出台“六一战略”三年实施规划、“两个加快”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打造“4+6”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省对市季度经济运行考评分别居第6、第2、第4位,连续3个季度居皖北六市第1位。1—11月份,在省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1位,12项居前3位,19项居前8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0亿元,增长8%、居全省第4位。预计地区生产总值2220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比优化为12.9∶34.3∶5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入围全省县域综合实力30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居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30强第13位。

一年来,我们狠抓项目,积蓄了跨越赶超的强劲动能。坚持招商为要、项目为王,把经济工作重点向招商集聚、精力向项目集中。各级党政正职带头每月拿出1/3以上精力抓招商,各载体聚焦“两个50”目标,全力以赴招引项目,常态顶格约商会商,建立市县联动、错位发展、协同发力的项目招商格局。落地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2个、总投资1570亿元,分别增长76%、186%,项目平均投资5.2亿元、是上年的1.6倍。民间投资增长12.9%、居全省第2位,扭转了连续三年负增长局面。参与全省开工动员项目284个、总投资1353亿元,项目开工率、竣工数分别居全省第1、第2位。我市获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是皖北唯一的市。

一年来,我们为民惠民,办成了群众暖心的实事好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作为着力点,全面完成5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任务,民生支出352亿元、占比85.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8%,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第2位。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PM2.5平均浓度39.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4%,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2%,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畅通“民声呼应”渠道,群众诉求办理满意率99%。

一年来,我们苦干实干,展现了砥砺奋进的亳州形象。坚持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获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康养旅游城市。数智赋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保待遇领取“无感互认”改革、解决河道滩地历史遗留民房问题等工作获国家推广。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业锻长补短等10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连续6年入选全国年度改革典型案例,是全省唯一的市,入选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中国改革年会、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工作会议等国家、省级会议上介绍经验66次。承办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质量安全、12345热线工作质效提升等全省现场会24次。项目服务、清洁能源发展、平台思维赋能产业发展等工作获省主要领导大会表扬或批示肯定。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精准施策稳增长,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力推动助企纾困,认真落实国家、省系列稳经济政策举措,企业降本减负75亿元。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投资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力促进消费升级,开展“品质生活亳动消费”系列促销活动1117场次,发放消费券5400万元、增长一倍,撬动销售额14亿元。全力推动外贸提质,打通了向葡语系国家出口通道,扩大了向欧盟、东南亚地区出口市场。

聚焦优势兴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1857亿元、增长12%;规上白酒产业产值229亿元、增长7%;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的增量、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启动肉牛振兴“三七百”计划,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285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112%和115%。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居全省第1位。着力夯实产业基础,规模工业企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第3位。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系统集成抓改革,创新活力加速释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改革措施93项,形成制度性成果179个。加快双向开放步伐,与长三角所有城市社保“一卡通用”,152项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提升创新发展动能,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人才资源支撑,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483人。

建管并重提品质,城乡发展协调并进。空间布局加快优化,编制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896个村庄规划。城市能级加快提升,连续3年获评城市体检全国样本城市。和美乡村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居全省第1名。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实施交通重点项目50个、完成投资70亿元。

生态提标靓底色,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强化污染防治,加快解决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群众“家门口”问题。推动低碳发展,实施节能降碳增效11项专项行动,扣除可再生能源后,单位GDP能耗下降7.5%、居全省第2位。加强生态修复,实施全省首个市级湿地保护条例。

普及普惠保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坚持就业优先,启动“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35所。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实现非法集资案件全年零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全域低风险。

2024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全面实施“六一战略”的重要一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六一战略”目标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定走好新时代亳州高质量发展新路。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均增长8%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多作贡献、能快则快、争先进位,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重点实施“334”工程:加快“三化进程”、抓好“三大行动”、提升“四项指数”,推动各项工作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主要做好十个方面工作: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突出抓好科创驱动发展行动;突出抓好改革开放深化行动;全力提升文化创新指数;全力提升绿色发展指数;全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全力提升社会安全指数。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重任在肩,唯有担当。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政府各项工作,坚守“五心”情怀,锤炼“严实”作风,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答卷。忠心向党讲政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忠专实”“勤正廉”;倾心为民办实事,让各级机关“过紧日子”成为习惯,让亳州百姓“过好日子”成为常态;真心实干争先进,树立“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争先意识,在更多赛道上与强者比高低,在更大赛场上同先进争优劣;公心用权转作风,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深化“作风再转变、质效再提升”专项行动;正心养廉守底线,努力推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来源:亳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