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声 | 安徽省委把“办公桌”搬到此市:要实现“十个更大作为”
安徽
安徽 > 资讯 > 正文

凤声 | 安徽省委把“办公桌”搬到此市:要实现“十个更大作为”

凤声 | 安徽省委把“办公桌”搬到此市:要实现“十个更大作为”

省委常委会现场办公工作机制,是安徽省委去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新工作机制。

省委常委会把“办公桌”搬到各省辖市,市里出题目省里给答案、省里提要求市里抓落实,省级层面积极帮助地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2023年10月10日开展首次现场办公会以来,安徽发扬“四下基层”传统,省委常委会已先后深入合肥、阜阳、宣城、宿州、滁州五个地市。

凤凰网安徽观察到,1月30日上午,安徽省委常委会将“现场办公地点”设在了皖东桥头堡——滁州市。

2024年1月尚未结束,省“两会”刚刚闭幕,安徽省委新年第一场现场办公安排在了滁州,出于何种考量?

凤凰网安徽原创栏目《凤声》为您详细解读。

明确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现场办公,安徽省委都结合省辖市发展实际,为各市进一步发挥优势、取得更大成绩作出方向性指引。

在合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强调: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强化省会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阜阳,韩俊要求: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在推动皖北地区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

在宣城,韩俊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不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强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作用。

在宿州,韩俊希望: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物产、人力资源等优势,奋力追赶苏北、在皖北全面振兴中走在前。

滁州凤阳小岗村。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葛俊 摄

滁州凤阳小岗村。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葛俊 摄

1月30日在滁州现场办公会上,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强调:

滁州要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区域性现代化城市,高水平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聚集地,在省内城市中巩固发展位势、在长三角城市中争先进位,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

这是省委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是安徽对滁州发展的明确定位。

滁州跨越

凤凰网安徽了解到,现场办公会上,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汇报了2023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需要省级层面帮助解决的重要事项。

1月11日,滁州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滁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2023年,滁州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8亿元,增长7.3%……

滁州坐稳“安徽第三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仍在发力。

“大包干纪念馆”。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张高泉 摄

“大包干纪念馆”。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张高泉 摄

从“滁县”到“滁州”,滁州建市时间并不算长:1992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设立省辖地级滁州市。

但也就是在30多年时间里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滁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更有“起飞”之势,让人惊叹!

一组数字便可体现滁州的追赶超越:

2006年,滁州GDP仅有372亿元;

2010年,滁州GDP为696亿元;

“十二五”收官之年的2015年,滁州GDP为1313亿元,冲进全省第一方阵;

“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滁州GDP已经突破3000亿元,位居全省第三。

五年一台阶、奋力争上游。滁州稳扎稳打,取得新成绩、实现大跨越。

扬长补短

对这些亮眼成绩,许多人会问:滁州有什么?滁州凭什么?

近日,有媒体以“安徽三线小城,首富印钞机”为题,报道了近年来大量头部企业落地滁州,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助力城市崛起的过程。

标题虽有吸睛之嫌,但确实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滁州明确发展路径,吸引大量创新创业者前来投资兴业的事实。

滁州明光市黄寨牧场。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冯德斌 摄

滁州明光市黄寨牧场。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冯德斌 摄

工业立市,是滁州的主攻方向。

2024年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

凤凰网安徽了解到,自2018年光伏巨头隆基集团在滁州设厂开始,已经有晶科能源、阳光电源、东方日升、福莱特等众多领军企业陆续布局滁州。

2023年,滁州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产值1362亿元、增长56%。

滁州“逐光而行”,打造“光伏之都”的底气越来越足。

除了光伏和新型储能以外,滁州还超前布局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产业。

其中,2023年滁州集聚了比亚迪、国轩、力神、天合等一批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产值增长超25%;新能源汽车规上企业达483家、居全省第三。

滁州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开展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

“工业立市”为滁州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事实上,产业发展壮大的深层次内涵是:在战略引领上,滁州一直保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理念,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中新苏滁高新区,工业项目招引、协议投资额屡创新高;2023年6月,滁宁城铁(滁州段)正式开通运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加速建设;深化与上海杨浦、徐汇全方位战略合作……

从承接产业到深度融入、从学习经验到携手共建、从产业发展到多向对接,滁州加速追赶先发地区,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不足。强弱项、补短板,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老嘉山旅游风景道。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王绪波 摄

老嘉山旅游风景道。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王绪波 摄

在1月30日的现场办公会上,安徽省委书记韩俊精准把脉,指出当前滁州发展存在的不足:

主导产业能级还不够强,开发园区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创新力量偏弱,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不健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不到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最大市情。

滁州怎么做?

省委书记也为滁州发展指明方向,提出滁州要实现“十个更大作为”:

要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建设工业强市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建设文化强市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要在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政治生态上有更大作为。

十个方面,深入结合滁州发展实际、深刻指出滁州发力方向、深切希望滁州继续赶超进位。

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的滁州,“已经具备起飞条件”的滁州,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奋斗正当其时。

撰稿:凤凰网安徽 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