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滁州市长吴劲:安徽“东大门”的产业升级与融合路径

专访滁州市长吴劲:安徽“东大门”的产业升级与融合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

► 滁州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从2012年全国第185位前移到2022年第90位,上升了95位,是过去十年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

► 入选全省创优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市、全国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先行典范,获评“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系全省唯一入选地级市。

► 持续推动“双招双引”,去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13个,来自沪苏浙地区项目占60%以上,实际到位资金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

► 在全省率先推行365天“不打烊”服务,率先设立企业帮扶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率先推行“企业服务包”制度;率先开设12345企业诉求“0号键”和营商环境监督分线

► 建议支持开展长三角区域跨省异地办学自主招生。以长三角区域为试点,支持沪苏浙优质高校在合理规划、规范程序的前提下,到安徽开展跨省异地办学自主招生,总结经验,更好推动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共建共享,进一步发挥高校设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金陵锁钥 江淮保障”,滁州,因滁河而得名,为六朝京畿之地。

“金陵锁钥 江淮保障”,滁州,因滁河而得名,为六朝京畿之地。

地处中国东部腹地,坐拥长江三角洲西缘、紧邻江苏南京的滁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加速腾飞。作为安徽对接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关键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层城市,滁州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完成了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皖东小城,向如今全国百强市、安徽“第三城”的华丽转变。

2024年2月25日,安徽滁州,人们在全椒县太平文化广场观看舞龙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图

2024年2月25日,安徽滁州,人们在全椒县太平文化广场观看舞龙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图

回顾过去一年,滁州市在长三角的经济表现尤为抢眼。2023年,滁州市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功吸引了多个重大投资项目落地,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十足。全市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显示出滁州市在一体化进程中强劲的发展后劲和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而其背后,正是源于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深耕细作。

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滁州,正朝着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辐射腹地、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吸引人才的集聚地“四个地”目标迈进。滁州不仅成为区域内备受瞩目的新兴城市,更使得“滁州经验”逐渐成为一种发展模式,“滁州现象”受到各方关注、研究和借鉴。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话了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政府市长吴劲,总结滁州华丽蜕变的经验,揭示这座城市的“成功密码”。

滁州是过去十年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级市之一

澎湃新闻:近年来,滁州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滁州是如何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滁州有哪些发展战略和举措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吴劲:近年来,滁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打造长三角“四个地”、建设“七个强市”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交出了一份在全省争先进、在长三角创一流的优异答卷。

一是奋勇争先,发展势头更加稳健。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从2012年全国第185位前移到2022年第90位,上升了95位,是过去十年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国科创中心、全国外贸、中国数字城市、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2022年以来,经济运行连续8个季度全省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连续2个季度全省第一,创新型省份建设连续3个季度全省前二,优化营商环境连续7个季度全省前三。发展考核连续5年居全省前2位。

二是大抓项目,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双招双引”持续突破,招商引资呈现连续突破之势,去年新招引8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比上年多5个,连续两年实现百亿级产业项目县(市、区)和市直园区全覆盖;新开工80亿元以上项目数居全省第一,沪苏浙在滁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全省第一,投资“赛马”连续6个季度获省激励。招才引智呈现全面提升之势,连续3年升级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构建了“1+N”政策体系;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数同比均实现翻番,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新获评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重点人才计划、省人才团队数均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全省唯一,是全省人才、人口、资金、技术“四个净流入”城市之一。

三是做强产业,发展支撑更加有力。以八大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发力“新三样”,鲜明提出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连续3年举办全国光伏行业大会(论坛),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产值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去年产值达1362亿元、增长56%,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达483家、居全省第三。战新产业产值24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8%,均居全省第三。

四是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更加充沛。深化改革上,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3项“国字号”整市试点深入推进;新获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2项“国字号”整市试点,均为全省唯一。林长制、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扩大开放上,在全省率先实现与沪苏浙县(市、区)、园区合作全覆盖。科技创新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跃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100家,均居全省第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300家。

持续擦亮“亭满意”服务品牌

澎湃新闻:我们知道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请问滁州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如何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方面,滁州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分享?

吴劲:滁州等高对接沪苏浙,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发布全国首个市级《证照并销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工程项目“全程包办”等一批创新举措全省推广,入选全省创优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市、全国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先行典范,获评“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系全省唯一入选地级市。

此外,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365天“不打烊”服务,率先设立企业帮扶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率先推行“企业服务包”制度;率先开设12345企业诉求“0号键”和营商环境监督分线;实现一号对外,全市99.8%的个人事项和99.6%的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同时,与长三角40个城市11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186个事项实现全国网上跨省通办。

2023年5月30日,拍摄的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2023年5月30日,拍摄的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接下来,滁州将从“六破六立”入手,深化“双对标”,全力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做细做实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推动“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提升,持续擦亮“亭满意”服务品牌。

全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澎湃新闻: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滁州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如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与分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滁州如何把握机遇,提升自身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吴劲: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全方位推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等与沪苏浙等高对接,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借东风、搭平台、促合作,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抓园区共建。苏滁高新区连续7年居全省开发区考核前30位,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1个,总投资840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2个、百亿元项目3个。3个宁滁合作产业园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超230亿元。

二是抓产业共融。持续推动“双招双引”,去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13个,来自沪苏浙地区项目占60%以上,实际到位资金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连续两年举办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8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三是抓创新共进。深化区域协同创新,与南工大、南信大、南农大、合工大、安大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南农大滁州科教创新园、“工大智谷”等。持续放大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效应,深化与杨浦、徐汇全方位战略合作。

四是抓共建共享。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滁州段正式运营,明巢、来六高速建成通车,沪渝蓉、合新、宁淮等高铁,以及合滁第二高速、宁洛高速改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与沪苏浙形成8条高铁轻轨、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的综合立体大通道。推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与沪苏浙地区签订各类教育医疗合作协议近百个,实现与长三角所有成员城市住院、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023年6月28日,这是在滁州市拍摄的滁宁城际铁路列车。当日,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开通运营。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2023年6月28日,这是在滁州市拍摄的滁宁城际铁路列车。当日,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开通运营。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干就干最好、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的状态,全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

一是主攻毗邻合作。提速提效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建设,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50个,百亿元项目再有新突破,打造毗邻合作样板区。天长—六合、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力争通过新一批新型功能区认定。

二是抓实结对合作。滁州加快3个宁滁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招引、主导产业培育,推进合滁定远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园、大墅毗邻合作区建设,打造合滁宁产业走廊。

三是深化园区合作。积极推动各类开发园区与沪苏浙园区的深度合作,滁州经开区力争工业总产值超1500亿元,苏滁高新区全力冲刺全省开发区前10,滁州高新区奋力建设全国百强高新区,力争更多园区进入全省30强。

四是加强交流合作。全面推进“融圈入群”,高标准承办2024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加强与沪苏浙地区的科技创新协同、生态共保联治、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文旅康养资源共享,让群众共享更多一体化发展成果。

共建共享,推动高等教育跨区域合作

澎湃新闻:今年两会期间,您重点关注哪些话题?为大家带来哪些建议?

吴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从长三角区域看,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密集,但在推动高等教育跨区域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重视解决。比如,安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但与沪苏浙相比,安徽的高等教育资源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仍有差距。目前,安徽有本科高等院校46所,其中双一流高校仅3所,分别约占长三角的1/5、1/10。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为了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和高品质教育资源共享,天长市率先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跨省域校地合作办学。其金牛湖校区一期、二期于2021年9月建成启用,在校生5100多名,成为皖苏两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成果。但是,由于该校区没有取得独立招生代码,不能自主招生、不能更多辐射安徽及长三角考生,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难以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这次全国“两会”,我带来了关于支持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希望以长三角区域为试点,支持沪苏浙优质高校在合理规划、规范程序的前提下,到安徽开展跨省异地办学自主招生,更好推动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共建共享,进一步发挥高校设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