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声丨合肥如何守住“新人口红利”?

凤声丨合肥如何守住“新人口红利”?

凤声丨合肥如何守住“新人口红利”?

对于城市来说,吸引更多年轻人、留住更多人才,正愈发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城市自身的“存量”大学生正是青年人才的供给核心,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城市带来了新的“人口红利”。

日前,安徽公布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48.46万毕业生超七成留皖就业,最新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85%。其中省内就业毕业生中38.88%选择合肥。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达到985.3万人,增量达21.9万人,居26个万亿城市首位,超过杭州,成都、武汉、深圳、长沙等城市。

据统计,21.9万的增长人口中,迁移净增长人口达到20.1万人,占比达90%;2023年合肥新增就业参保是47.4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35.2万人,同比增长16.7%,创历史新高。

用心施策、用情留才,实际上,围绕新质生产力全国重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球科创名城建设,近年来,合肥不断提升城市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才首选择业目的地。

合肥如何守住并延伸这一“新人口红利”?本期凤凰网安徽原创栏目《凤声》,为您深度解析。

合肥庐阳区宜家 图源:凤凰网安徽

合肥庐阳区宜家 图源:凤凰网安徽

合肥,苦练“内劲”

合肥,为人熟知的形象是,“最牛风投城市”“霸都”“科里科气”,但鲜有人知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便被确立为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细数合肥的教育历史,自古便有“诗书礼仪古庐州”的重学之风。近代巢湖书院以“文风须向上游争”勉励学子。

1952年,东南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迁址落户,合肥开始了高等教育的创业史,而后逐渐实现“从有到优”的飞跃。彼时,安徽大学迁建、合肥工业大学获批全国重点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中科大开始与合肥这座城市“创新共生”。而后,以中科大为依托,全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建成和在建的12个大科学装置,齐聚合肥,由此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图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官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图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官网

1980年,合肥联合大学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

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合肥苦练着“内劲”,但打造“科教强市”,合肥深知路漫漫其修远。

从高校数量上看,合肥拥有普通高等院校54所,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力压高校重镇南京的51所。

但在本科高校的数量上,合肥却略逊一筹,据统计合肥本科高校仅有19所,同为长三角省会城市的南京和杭州分别为34所和28所,合肥也不如中部的西安、东北的哈尔滨等省会,而实际上,一个城市的高教实力,更多取决于本科高校数量和实力。

更高层次的“双一流”建设来看。合肥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3所高校,远不及北京的35所、南京的13所,基本持平于长沙、哈尔滨的4所和青岛、长春的2所。

大学生数量,直接对应了一个城市的青年人口和人才储备。合肥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于是猛补短板。

2019年8月,合肥理工学院筹建工作提上日程,建设中的合肥理工学院,定位为理工类研究型大学,计划设置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等专业,扩大招生规模。

2023年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的公示正式发布,合肥人终于圆了省会大学梦。学院升格为大学,意味着办学规模、教学水平的提升。

此外,合肥多处筹划省属高校在肥设立分校,2023年初,有网友建议“让更多的安徽省省属特色行业高校,来合肥建立分校区和研究院”,得到安徽省教育厅“将积极统筹谋划”的回应。

目前位于淮南、芜湖的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均在合肥设置新校区。

大学好似人才港,能否留得住另论,但一个城市的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正是各地人才招引中的先天优势所在,合肥筹划设分校、转设大学无疑是基于这种考量。

合肥,凝练“外力”

筹设分校、转设大学之外,合肥也在积极“抢人”,倾力招引青年才俊,凝聚人才“留量”,高质量发展“变量”。

早在2018年,合肥就逐步降低城镇落户限制政策,取消随迁人口购买房屋和投资纳税限制,增加农村籍高校学生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成为最早一批放宽落户限制的省会城市,着力为青年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合肥市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 图源:凤凰网安徽

合肥市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 图源:凤凰网安徽

抢抓人才招引,合肥也起步比较早。

——2018年合肥发布“人才新政8条”,倾力打造“养人之城”,让各类人才在合肥找到实现梦想的舞台。

——2020年合肥发布《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对符合要求的人才,最高一次性奖补60万元购房补贴。

——2021年,《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试行)》正式印发,明确13个重点产业,对顶尖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海外人才等分别施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

——2023年合肥开展柔性引才补贴工作,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制约,给予最高100万的奖励补贴。

据了解,合肥还聚焦打造“合肥请您来,20万岗位供您选”人才招引品牌,2023年累计举办16场大型活动,共组织2800余家重点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达成初级就业意向11万余人。

此外,合肥发布“合肥择业邀请码”外地来市的享受交通费补贴,免费乘坐地铁、公交,免费游览市内国有旅游景区……

全面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合肥实行着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营造着“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环境。

此前的《2022年度中国城市活力报告》显示,合肥是新一线城市中近3年常住人口增长率最大城市,增幅达到13.30%,这进一步表明合肥这座城市对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据统计,近三年合肥竞争性常住人口持续攀升,2021年增长9.5万人,2022年增长16.9万人,2023年净增21.9万人据全国第一。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招引人才这件事上,合肥一直不遗余力。

2023年4月安徽省与部分重点高校合作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会上合肥与北京理工大学商定,建设北理工安徽空天信息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商谈深化合作揭牌电磁安全中心。

实际上,筹划大学在肥设置研究院合肥近年来动作频频。

——2018年,合肥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签约,共建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就与合肥市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共建北师大合肥研究院;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项目2023年封顶。

随着越来越多高教资源的涌入,合肥正不断凝聚人才“外力”,“群英荟萃”的合肥,正与区域内高校密切打好“配合战”。

城市、高校、人才如何共生?

经济发展,城市存量资源各异,但不容忽视的是要将城市存量的高教、人才资源转化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体制机制的完善、营商环境的优化等缺一不可。

强如南京、武汉、广州等高教资源大市、强市,如何留住毕业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对合肥而言,如何将提升高教实力、招引青年人才、留住大学生三者统一好、统筹好则是最大的课题。

2024年合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面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坚持以一流平台引才、一流产业聚才、一流生态留才,积极争创国家人才平台。

但如何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还需要从合肥自身的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城市经济的发展一是以人才吸引产业,另一个是以产业吸引人才。近年来,合肥通过“以投带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步步蓬勃发展。先后押注京东方、江淮汽车、蔚来汽车和大众,促使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形成。

同时,合肥还拥有“改变世界”的三大科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和可控核聚变。

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 图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官网

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 图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官网

凭借科研、政策优势合肥走出了一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人才”的内生发展之路。无论是八大优势产业,还是未来三大科技,都是合肥吸引人才的制胜“砝码”

另一方面从高校资源来看,如前文所述,合肥坐拥70余万大学生,54所普通高校,19所本科院校,数量均不及武汉、成都、南京等地。建大学、转设分校成为提升高教资源的主要考量。

那么,大学对城市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显而易见,作为青年人才的供给核心,较多的在校大学生,往往意味着城市拥有更多人才储备,可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劳动力和人才资源,能够为城市企业和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中科大就为合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创人才力量,帮助合肥成功切入多个新兴产业赛道。著名的科大硅谷,就是依托中科大等高校建设的海内外校友科创基地,逐步发展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产业”集聚区。

除了中科大,合肥工业大学也支撑了蔚来、江淮、大众安徽三个特色品牌。

筹划建设的合肥理工大学也对准了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等行业,此外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分校区等一系列高校的到来,不断促进着合肥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链。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由经济发展所推动。

武汉之所以拥有大量高等教育资源与其早年的经济实力相关。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武汉经济的发展推动大量实力雄厚的新设高等院校汇聚。历史因素也曾为天津带来高教资源积淀。

因此,合肥经济的发展也将为高教资源积累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

近年来,合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展低空经济、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对理工科类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于是合肥开始谋划壮大理工型院校的力量。2019年8月,合肥市政府与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签订转设合作协议,拟更名为合肥理工学院,试图打造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际上,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原是由安徽大学申报,经安徽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

从独立学院转设公办本科,往往意味着办学规格和财政拨款的提升。彼时的苏州城市学院、湖州学院、温州理工学院以及嘉兴南湖学院均是如此,如今几所高校的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城市发展对于“创新支撑”“服务支撑”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已走向社会的中心,其角色定位正逐步转向服务与支撑引领同步。当前,合肥聚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全国重点城市,新背景下,合肥正着力实现营商环境、产业发展、高教实力、青年人才间的良性循环,坚持推动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文/丰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