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座城市的鲜明特色,体现于城市规模、文化、交通、产业等诸多因素,产业结构集中展示了城市的鲜明风格。
合肥,异军突起的科创名城,正向哪些新兴产业赛道持续加码,备受关注!
不止“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低空经济、空天信息、合成生物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这里落地布局、突围成长。
5月9日—11日,网链湾区最美“合”声——凤观合肥网络传播主题活动成功举办,联动大湾区,凤凰系全媒体平台聚焦合肥,用凤凰国际视野,共同探“新”,见证合肥新技术、新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
科里科气,合肥追“新”逐高,有哪些实践?科创产业成色几何?
01
四大产业之都
2024年安徽省“两会”,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热门关键词。
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一马当先,着力提质量、增效益、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合肥一路高歌兴产业,GDP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万亿城市第3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近六成。
2024年一季度,合肥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4%,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2.5%,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成绩单背后,是制造业亮眼表现,“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备受关注。
2023年,合肥的汽车“首位产业”爆发式增长;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获国家评估“优秀”;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值达1500亿元。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合肥谋求着更大布局。
于是,2024年合肥提出目标:
全力打造新型显示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集成电路之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之都;
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培育发展量子信息、低空经济、空天信息、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未来显示、元宇宙等产业,打造更多经济增长点。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东超科技,是全球虚拟现实技术领军企业,元宇宙领域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介质“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以将科幻电影场景变为现实。”东超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东超科技在技术领域的突破,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缩影。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产值1016.8亿元、营收1076.11亿元,产业规模、营收连续4年突破千亿,截至目前,合肥拥有上下游企业近150家,形成国内配套最完善、产线最齐全的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链。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科大讯飞提供着澎湃动能。自1999 年成立,科大讯飞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在语音技术、图像理解、阅读理解、机器推理等领域不断突围,持续拓展行业赛道,推出覆盖多个行业的智能产品及服务。
其更是推动智能产品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司法、金融科技、智能汽车、运营商、消费者等领域的深度应用,TO B+TO C双轮驱动成果显现。
而更广泛来看,近年来,合肥通过“以投带引”,先后推动了京东方、晶合、康宁、维信诺、蔚来、欧菲光等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投产,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快速集聚。据媒体公开报道,安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近6800家,2023年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八大产业集群“雏形”已现。
打牢基础、形成规模、延伸链条,合肥的思路十分明晰。强者愈强,优者更优,合肥向上的“劲头”不曾减弱。
02
量子产业与“低空之城”
今年1月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在合肥成立,标志着其推动量子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量子产业的底层技术是量子信息技术。九章、祖冲之号、墨子号……近年来,合肥扛起国之使命,勇攀量子领域科技高峰。
据媒体报道,量子计算机商业化也取得新突破,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项目评标工作完成,4月25日,量子创新院向国盾量子交付最新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
合肥,是量子产业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
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合肥已成为量子产业主要聚集地,集聚了产业链企业66家,并诞生一批重大产业化成果。
据媒体调研,目前合肥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产业链雏形,立于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的“浪尖”,同时,合肥将着力解决下游应用场景稀缺的挑战,填补产业链上部分核心材料、器件和设备的空白,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产业“双高地”。
实际上,合肥也见证着我国近年来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历程:
2008年,我国首个3节点全通型量子保密电话网络在合肥试验成功,相关技术在2009年服务“60周年国庆阅兵”;
2009年,全通型量子通信网试验项目在合肥展开,验证了城域网的基础技术可行性;
2011年,合肥建成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示范网;
2017年,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合肥是其中的重要节点城市。
与早早布局量子产业相似,合肥也率先将目标瞄准低空经济,积极切入新赛道。
2023年12月28日,合肥发布《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场景示范、设施建设”四大领域,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动力电池产业息息相关。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当下,低空经济概念火热,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其作为“新增长引擎”,积极推进。
如今,天上无人机、地面无人车、水里无人船,旅客通过提前买票、登机,就能从骆岗公园出发在近3000米空中,一览合肥风光。
合肥市已经集聚了低空经济企业近100家,初步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载人eVTOL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核心,布局电动固定翼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多样化新能源航空器的企业。
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一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的生产制造基地,该公司以新能源航空器为载体,在推动航空产业“绿色革命”及先进空中交通的发展上持续深耕。
2023年9月,该公司备受关注的ZG-T6倾转旋翼eVTOL飞行器缩比机试飞成功,实现设计总重2500kg、巡航速度300km/h,有效载荷6人的飞行器升空,航程可达300km。
03
科创名城切中航天赛道?
除了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科创名城合肥再次出手。伴随着在低空经济赛道的突围,合肥空天信息也被作为顶格推进的事项。
在空天信息领域,合肥一直很低调,但近年来“一鸣惊人”之势尽显。
2023年的“中国航天日”把主会场搬到了合肥。
今年3月20日,由位于合肥的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的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
此前,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开幕式上,“天都一号”“天都二号”被正式命名,起名源自安徽黄山主峰“天都峰”。
而在今年“中国航天日”到来前,又一个事关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落户合肥。
4月21日,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开园仪式在合肥高新区举行。这个基地来头不小、“含科量”十足。
空天微波载荷生产研发、AIRSAT星座全球数据运营、空天信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些事关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合肥落地,并要实现大作为。
中科星图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投资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数字地球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领军企业,中科星图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融合。
2021年,中科星图落地安徽,先后落户了星图地球、星图测控、星图智慧、北斗伏羲、星图瑞云、星图维天信、中科星光、星图资本 8 家企业,汇聚超算、智算、云计算等算力资源,连通“巢湖明月”超算等算力节点,具备国内一流的算力资源。
据了解,合肥高新区目前已汇聚空天信息产业链企业120余家,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公共服务机构11家。
实际上,关于空天信息产业,合肥还有大布局。
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末合肥将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
最终,合肥的“空天系”产业生态目标是千亿元级。
04
合肥壮大新质生产力
产业向新,生产力焕新。
4月25日,2024年第一批新质生产力场景清单发布会暨“独角兽”企业合肥行活动在肥举行,以“独角兽”为代表的10家新科技企业从全国各地来肥齐聚,见证合肥今年首批新质生产力场景清单发布。
应用场景是新技术、新产品落地推广的载体,场景建设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通过“供场景、给机会”,可以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落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合肥发布的首批新质生产力场景清单中,涉及20个场景机会、30个场景能力,涵盖智慧城市、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
场景应用中加速转化为合肥发展胜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据媒体报道,2022年以来,目前合肥累计发布451项场景清单,吸引120多家“独角兽”等新物种企业参与共建,已促成落地555个产业项目。
得益于新质生产力的推进,合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等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100%。
此外,合肥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六大千亿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崛起。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低空经济,空天信息,量子通信……科里科气的合肥追“新”逐高。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全球科创名城,近年来,合肥不断前行,抓机遇、重创新,时刻不停布局探索,当下,合肥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勇攀科技高峰,勇立产业潮头,推动着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