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声丨谁会是安徽下一个大城市
安徽
安徽 > 资讯 > 正文

凤声丨谁会是安徽下一个大城市

近日,一篇题为《合肥之外再无“大城市”,安徽怎么破?》的文章,直指安徽缺少大城市的“发展之痛”,引发大量网友热议。

文章称,在强省会战略的有效实施下,合肥当仁不让跻身大城市行列。但万亿量级的除合肥之外,安徽5000亿至10000亿元生产总值规模的城市仍然“断档”。而多数沿海先发省份特别是长三角兄弟省份,都拥有实力强、影响力大的第二城甚至第三城,这些城市都是外界公认的“大城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安徽怎么破?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城市发展路子?这些的确令人深思。

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在安徽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热土上,谁将接过发展的接力棒,成为下一个崛起的大城市?

凤凰网安徽原创栏目《凤声》将带您走进那些正在蓄势待发,有望成为明日之星的潜力都市,一同见证安徽城市版图的未来演变。

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

“省域副中心”一词,已成为安徽省和芜湖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高频词。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芜湖的重大使命。

过去一年,芜湖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可圈可点:在工信部信通院发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国50强城市排名中居第25位、在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97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第26位、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全国120个监测城市排名中居第19位。

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芜湖紧攥“制造业拳头”,其中航空制造势不可挡。

“芜湖,起飞”。经过10多年聚力发展,芜湖已成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内重要的低空装备基地。

目前,芜湖低空经济产业累计吸引近200个核心及关联企业入驻,其中规上企业168家,实现上游研发和零部件、中游整机和无人机、下游维修和运营等全产业链条集聚发展态势,不出园区就能制造一架通用飞机,获得“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的美誉。此外,2024年上半年,芜湖市低空经济预估营收200亿元,同比增长24.6%。

作为安徽第二城,2023年,芜湖GDP达到4741.07亿元,正在迈向5000亿元门槛。芜湖,无疑是安徽下一个“大城市”的最有力竞争者。

滁州:光伏产业,“点沙成金”

自2022年一季度安徽“赛马”以来,滁州经济运行始终保持“领跑”之势。对于经济发展目标,滁州从不羞于谈论自己的梦想。在坐稳“安徽第三城”、跻身全国百强市之后,滁州提出,到2027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突破6000亿元。

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奋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滁州是有底气的。

滁州凤阳县石英砂资源丰富,是“全国石英之乡”。公开资料显示,滁州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其下辖凤阳县以石英砂资源优异闻名。石英砂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矿石品位高,易采易选,储量和品位均居华东地区重要地位、全国前列。

天时地利人和,通过几年追光逐“链”的不懈努力,滁州背靠百亿吨石英砂资源,早已培育出千亿光伏产业集群。

如今,全球光伏20强企业已有9家在滁州落户。光伏组件、光伏玻璃、光伏电池的产能分别占全省的60%、50%、50%,全国的11%、21%、6%。2023年,滁州光伏产业产值更是突破1300亿元。

光伏产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快、重大项目多、产业链条全的良好态势。

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前十企业有4家(晶科、隆基、正泰新能、东方日升)落户滁州。其中晶科光伏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隆基年产能23GW的全国最大单晶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在滁现已建成。

滁州光伏产业链的延伸壮大正是安徽全省“光”链起舞的一个缩影。

阜阳:皖北龙头城市

目前,阜阳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6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160万,建成区面积排名全省第三,皖北第一。预计到2035年,建成区面积将达到31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人,迈入Ⅰ型大城市行列。

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张天峰 摄

阜阳,是一座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奋进之城。

2010年,阜阳的GDP是72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79位。十年之后的2020年,达到了2724.5亿元,全国排名第98位,迈入全国百强。省内来看,阜阳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四,皖北第一,成为继合肥、芜湖、滁州之后的“安徽第四城”、“皖北第一城”。

不仅如此,国家发改委把阜阳定位为“两重点”“两中心”,明确阜阳为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在前有老牌城市,后有新兴城市的追赶之下,作为“上进生”的阜阳已成为安徽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皖北全面振兴大背景下,阜阳成为“皖北龙头城市”,是形势所趋、实力使然。

安庆:才聚安庆,宜礼相待 

人以城聚,城以人兴!一群人对一座城的推动不容小觑,安庆正通过人才链的滋养,一步步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安庆创新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路径,做优人才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安庆籍在外人才资源优势,实现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内搭平台方面,做大做强园区、资本、科创等各类平台。外联老乡方面,围绕十大产业链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库,绘制产业人才地图,“一链一策”建立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靶向引进产业人才。

2023年,安庆全市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75名、创新创业团队162个,入选省级重点人才项目数量12个,获批省级人才项目奖补资金489万元,入选项目数和获批奖补资金均居全省前列。

安庆更有“院士之乡”的美誉。数据统计,安庆地区现有两院院士共40人,院士人数居全省第1位,全国前列,其中中国科学院27人,中国工程院13人。

出台“院士十条”政策,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500万元经费补助。安庆积极推进“院士之乡”建设,加快聚集院士高端智力资源,努力锻造高质量发展“院士经济”。

安徽,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从芜湖的雄心勃勃,到滁州的点沙成金,再到阜阳的厚积薄发,以及安庆的人才汇聚,每一个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发展故事。谁会是安徽下一个大城市,你怎么看?

来源:凤凰网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