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铜有强师”成就“铜有优学”

安徽铜陵:“铜有强师”成就“铜有优学”

近年来,安徽铜陵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打造“铜有强师”新名片。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作为,迎来“铜有优学”新局面。

“铜有强师”筑牢教育发展根本

铜陵市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实施“铜有强师”行动计划,引导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该市坚持党建领航,筑牢教师队伍信仰根基。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理念,以“党建红”引领“教育蓝”,将原隶属于乡镇党委的144所中小学校党组织关系整建制划转县区教育部门,实现100%覆盖。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出台《铜陵市中小学教师行为正、负面清单》,实现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强调教师第一身份是老师、第一工作是教书、第一责任是育人。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

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整市推进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获教育部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设立专项奖励,培育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铜都青年英才教师、乡村“孺子牛”教师近千名。制定入职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建立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新任教师跟岗培训、名师引领骨干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评选,成立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作室,形成“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梯度推进培养模式,发挥“点亮一处、照亮一片”引领带动作用。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强化县域内教师有序交流,推动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实现教师和编制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动态调整,有效盘活教师资源。近三年,全市近2000名教师参与交流;2023年16名教师获评省第四届“教坛新星”。今年以来,14名教师、5所学校受到全国全省表彰。

“铜有优学”夯实公平教育基石

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铜陵市推进“全程阳光”,坚持义务教育公平普惠原则,均衡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严格实施“阳光招生”“阳光分班”“阳光服务”,着力破解择校热和择班热难题。打通信息共享渠道,让招生工作更阳光,实现新生入学线上“一网通办”,落实“公、民”同招。

同时,确保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无门槛”接纳每一名随迁子女入学,“无差别”享有本地生源升学权益,“无负担”接受100%公办学校教育。 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坚持“全覆盖、零拒绝”的宗旨,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途径,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铜陵市坚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省级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两个实验区”建设为抓手,聚力“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推进全域优质资源全覆盖。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配置,紧扣学龄人口先升后降趋势,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规模适当、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结构体系。以一体化结对补短板,充分发挥市区优质学校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制定市区和枞阳县教育结对帮扶实施方案,以5年为周期实施“1+1”结对帮扶计划;以联合化办学扬长板,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按照强弱组合的原则,采用“名校+”的形式,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与新城区学校联合办学,建成涵盖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三个学段联合办学体20个、分校校区53个,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市域全覆盖。构建市区学校与县域薄弱学校全面交流“大通道”,市区53个学校、10个名师工作室与枞阳县乡村中小学签订结对协议,市区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出台《铜陵市教师跨县区交流实施意见》,打破教师交流的“壁垒”,有效提高了教师编制使用效益,为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铜陵市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系统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建立高中学科教研基地,派出教研员到校任教,打造以教研部门为引领、学科教研基地为抓手、以区域辐射带动学校发展的机制。成立高考研究指导中心,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改革,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省示范高中与普通高中结对共建,推进跨区域教育联合体建设,全面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清单化”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明确市级和县区重点改革要点;“区域化”推进“五大行动”,探索构建引领性组织体系、系统性支撑体系、综合性实施体系、先导性评价体系、激励性奖补体系。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擘画出教育强国建设美好蓝图。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杨贤招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质量推进‘两个实验区’建设,勇闯‘深水区’探索新领域,保持‘加速度’开辟新赛道,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人民满意教育事业崭新篇章。”(文/徐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