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案例简介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芜湖市鸠江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工作部署,围绕“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核心理念,以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为突破点,利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规模化开展智慧环卫运营,探索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新模式。
本场景以鸠江区江南全域87条主要道路以及5座口袋公园的环卫服务为应用载体,清扫保洁面积约685.44万平方米,道路总长度约17.09万米,项目包括环卫作业场景仿真模型、环卫作业机器人、智慧环卫综合管理云平台等内容,基本实现区域内环卫作业全机械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并将环卫运营各项信息数据高度集成,达到精准高效的营运服务监管和调度,实现环卫作业精细化和管理智能化,推动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智慧化变革。
技术应用情况
本场景涉及感知与操作一体化、预测与决策一体化等新兴技术,亦涵盖软硬件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等内容,以应用为导向,推动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等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同时场景的仿真模型、端到端的作业机器人以及管理云平台,都具备可迁移和可复制性,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一)环卫作业全场景仿真模型
通过城市交通流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理论方法,结合历史数据,研究具有逼真度和适配环卫作业车辆真实环境的交通流生成及场景渲染算法模型,以生动精准的方式呈现真实世界中复杂的环卫作业场景,不仅能检测验证自动驾驶环卫机器人作业能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提供日常作业的路径规划、作业模式选择、甚至极端情况应急响应全方位的优化方案,以科学的数据支持决策的制定,保障系统高效运行。
(二)自动驾驶智能环卫作业机器人
根据鸠江区江南复杂的场景工况,投放多种型号的自动驾驶智能环卫作业机器人,构建完善高效的智慧环卫作业系统,通过端到端的智能移动算法和智能操作算法,对无人驾驶、无人作业进行有机结合,尝试实现复杂场景下的全自主智能作业,自主识别追踪清扫垃圾、自主规划路线,还能根据实际作业环境自主思考调整作业策略,推动环卫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机械智能型转变。
(三)智慧环卫综合管理云平台
智慧环卫管理云平台系统作为鸠江区城市环境卫生运营管理的“智慧大脑”,可结合实时天气、时段、季节及垃圾新增量等信息,智能规划作业路线及模式,实现作业压力均衡、作业路径最优,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局作业效率,并且建立动态事件检测及任务分配系统,实现不确定环境下的预测与调度一体化,快速高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基于智能网联采集、挖掘到的大数据,对所涉及到的设备、人员、事件、数据进行全方位监管,掌握城市环卫作业情况,对作业效果进行智能精准评估,以更加精细、更加智能的方式实现“过去可追溯,当下知冷暖,未来可预期”。
场景案例成效
(一)提高作业效率
以中型辅道自动驾驶智能环卫作业机器人为例,1台设备综合清扫效率达11000㎡/h,是人工清扫效率的8倍以上(根据住建部《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关于道路人工清扫定额规定,一、二级道路人工作业效率为1250㎡/h),作业效率显著提升,大幅降低了对人工作业的依赖。
(二)提高监管效能
传统的环卫监管模式主要是“人盯人、人管人”的被动管理模式,依赖于人工现场巡查,不仅效率低下,更存在无法全面覆盖所有区域而产生遗漏等问题,鸠江区智慧环卫依托智能网联、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对于各项巡查问题的处理调度由传统的人工模式转换为云端智能分析,响应处理时间由小时级缩短为分钟级,极大降低了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能。
(三)提高安全属性
环卫行业为开放式露天场景,智能环卫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全场景机械化智能作业,最大程度降低了环卫工人暴露在车流中的安全隐患,作业安全更有保障。
(四)助力节能减排
本场景应用的智能环卫作业机器人均为新能源设备,具有低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构建了绿色环卫生态体系,助力节能减排,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