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案例简介
九成畈北斗无人农场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无人驾驶、高分遥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了智能化监测体系和无人化管理系统,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建立实时动态监测体系,精准采集土壤墒情、养分含量、气温、光照等要素信息,并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农田环境全域精准感知。智慧农场无人化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农机(无人驾驶)、农艺(专家决策模型)、农信(无人农场平台),从农田规划、农事操作到农产品收获,各个环节均可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远程控制与调度,极大地提升了农场管理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技术应用情况
(一)智能化监测体系构建
1.多源遥感监测融合:运用北斗卫星遥感监测,实现对大面积农田的宏观把控,获取作物生长态势、土地利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同时,结合无人机遥感监测,对农田进行低空精细化扫描,针对病虫害分布、作物生长异常区域进行精准定位与识别,弥补卫星遥感在局部细节监测上的不足。
2.GIS可视化呈现: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以及地面物联网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可视化处理。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农田各处的详细信息,使农场管理者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农田状况,为后续的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无人化管理系统搭建
1.大模型驱动决策: 引入农业领域大模型,通过对海量农业数据的深度学习,包括作物生长周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农机作业数据等,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供精准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决策建议,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决策。
2.无人驾驶农机作业: 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各类农机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为农机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结合预设的作业路径与程序,农机能够自主完成耕种、播种、施肥、收割等一系列作业任务,有效减少人工操作误差,提高作业效率与质量。
场景案例成效
九成畈北斗无人农场通过多技术融合应用,在经济和生态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精准度与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1.农机作业效率提高: 在播种、收割等关键农事环节,无人农机能够按照最优路径与程序高效作业,缩短作业时间,农机作业效率提升10%以上。
2.耕地利用率增加: 借助精准的农田规划与农机作业,减少了田埂、边角地等的浪费,有效增加了实际耕种面积,耕地利用率提高0.5%~1%。
3.成本节约与产量提升: 综合来看,节约成本48元/亩,亩均产量提高2%~3%,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双重目标,亩均综合收益约增加240元,显著提升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二)生态效益持续显现
1.减少农药化肥污染: 通过变量施肥、施药技术,农药化肥用量减少5%,避免了过量使用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2.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对水资源、肥料等农业资源的精准利用。根据作物实际需求进行灌溉与施肥,避免了资源浪费,有助于保护土壤肥力,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