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铜官区唐东保:双手书写自强传奇 爱心照亮残友前程
站内

铜陵市铜官区唐东保:双手书写自强传奇 爱心照亮残友前程

夏日正午,铜陵市铜官区狮子山办事处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今年刚获评“全国自强模范”的唐东保单膝跪在被晒得滚热的地面上,专心检修眼前的电动车,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滚落。在他背后,“残疾人免费修车点”几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

“老唐,天太热,先歇会吧,我不着急。”蹲在一旁的电动车车主劝说道。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唐东保的修车铺修车,没花一分钱,电动车已经换了四辆。

“不妨事,车子问题不大,一会就好。”唐东保直起身,一瘸一拐地走进店铺,挑出几样工具便开始修理。

“这个修车铺我开了20多年,整条街的店铺换了无数门面,就我一直没挪过。”唐东保掰着满是油污的手指算了算,自2007年起,他免费给残疾人修理车子上万台次,带过的徒弟也有近百人。

3岁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三级残疾的唐东保,学过无线电、钟表修理,经营过早点铺和百货店,也在纺织厂当过钳工,生活虽不富裕,却也自给自足。在他看来,技多不压身,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残疾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自食其力,不至于给社会添负担。

然而,2004年,随着纺织厂倒闭,唐东保成了一名下岗工人,不得不另谋出路。在一次去修理电动车的时候,做过无线电修理的他发现修车似乎并不是很难,但花费却不少,便想着学一学这门手艺。于是,在和同样患有残疾的妻子商量后,他决定到合肥学电动车修理组装技术。

为了尽快掌握技术,他白天在维修门市部学,晚上一个人闷在车间研究。线路接配装车不是站着就是蹲着,右腿残疾的唐东保蹲不了太久,索性就跪着干,腿跪麻了就坐着,手上却不曾歇。凭着这股钻劲,唐东保用3个月时间学完了别人半年才能学完的修理技术。

学成归来,唐东保很快便在家人和市残联的帮助下租了一间门面房,开始修理电动车。凭着精湛技术、周到服务,唐东保的修车铺逐渐红火起来,其中不乏残疾人车主。面对着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唐东保深知他们的不易,修理时常常不收或少收费用,有时甚至会搭上材料钱。时间一久,唐东保和妻子一商量,干脆就不收残疾人的修理费,并在店铺外挂了个“残疾人免费修车”的纸牌,底下还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只要是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一个电话就免费上门维修。

“第一次找唐师傅修车是今年正月,很多修理店都没开门,唐师傅接到电话后很快就过来帮忙修好了。当时,我坚持要给他200元修理费,可他转身就走了。”靠轮椅出行的肢体残疾人刘女士感激地说,后来她才得知,唐东保当时正在家里招待亲戚,饭都没吃完就赶过来了。

在上门维修过程中,唐东保发现很多残疾人生活困难,大多依靠低保和残疾人补助为生。“残疾人想要自食其力,必须学会谋生技能。”唐东保说。2007年底,他提出通过残联招募,免费教残疾人学电动车维修技术。在残联的支持下,第一批3名学员来到店里,跟着他学修理技术。为解决学员住宿问题,他将店铺二楼收拾出来,作为学员的宿舍。他负责教技术,妻子负责管后勤。每天清晨,他将菜买好,妻子在家里负责做饭,再由他回家取餐。就这样,肢体残疾的他每天都奔波在爱心教学路上。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员,除免费教技术、包吃住,唐东保每月还给予生活费补贴,十多年下来,唐东保带过的徒弟有近百人,累计补助困难学员费用20多万元。看到学员们学会了技术,他还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多年来,他的学徒中有91人被推荐至残疾人帮扶企业就业,另有5人在他的支持下开店创业。

“师父教我技术,更教我做人。”郑亮在唐东保支持下开了一家电动车修理店,只要一有空闲,他就跑到唐东保店里帮忙。他说,在唐东保的帮助下,自己不仅成了一名修车铺的“小老板”,还是一名举重运动员,曾获第十届全国残运会举重项目第六。

夕阳西下,当周围的店铺陆续关门,记者也准备结束采访时,唐东保却续了一杯茶。他说,刚接到一个电话,有一名残疾人的轮椅坏了,一会要来修,他得帮人修好再回家。(方盼亮)

推荐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