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arit
has-portarit

安徽城市进化论|厚积“蚌”发 “埠”服输!

近日,蚌埠因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0%、被省委书记郑栅洁点名“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已到‘退无可退、背水一战’关键当口”而站到了风口浪尖。

面对这一问题,蚌埠领导班子连夜想对策。1月20日晚,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一闭幕,市委书记黄晓武就赶回蚌埠,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第二天,蚌埠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黄晓武强调,要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意识,着力破解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实现加速起跳、跨越发展、奋力赶超,让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再现新辉煌。
凤凰网安徽发现,近期,蚌埠全面启动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谋划建设甬蚌新城,奔赴山东寻求发展之路……“埠”服输的蚌埠正在全力破局。
“蚌埠住了”?
近日,蚌埠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凤凰网安徽梳理发现,蚌埠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0%,同时,蚌埠面临着主要指标增速不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县域支撑不强、中心城市能级不高、要素制约较大、民生保障有短板、发展能力水平还需提升八大问题。作为淮上明珠、皖北经济重镇,素有“珍珠城”美誉的蚌埠“绷不住了”?
据凤凰网安徽了解,蚌埠是安徽省第一个设立的市级单位,是安徽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千里淮河第一港,安徽铁路第一站,蚌埠市曾是安徽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淮南铁路和京沪铁路在此交汇,甚至省会合肥去往上海都要先北上绕道蚌埠市。此外,蚌埠也曾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和皖北地区工业领头羊,由于铁路枢纽地位明显,蚌埠在上个世纪聚集很多安徽省重要的企业和单位,当时的综合实力相当不错,生产了安徽省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在安徽早年流传有“合(指合肥)老大、蚌老二”之说。

(跨越南北 图/刘鹏飞)

(跨越南北 图/刘鹏飞)

凤凰网安徽发现,虽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0%,但是,蚌埠仍然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今年1月10日,蚌埠市长操龙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1年,蚌埠市进出口总额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
操龙灿说,本届政府以来的四年,是蚌埠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四年。这四年,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1690.3亿元增加到2085亿元、年均增长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5.2万元增加到6.3万元、年均增长3.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1%,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5%提高到 50%;高新技术企业由237家增加到514家。这四年,城市品质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发展活力加速释放,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蚌埠城市一角 图/徐传根)

(蚌埠城市一角 图/徐传根)

由此可见,蚌埠市经济基本盘稳定运行,高质量发展呈现上行态势。
厚积“蚌”发
蚌埠市有信心在打好的经济基础之上,攻下旧产业改革与新产业创新的难点,打出高质量的翻身仗。
凤凰网安徽从2022年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得知,蚌埠将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以更大力度抓实项目投资,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强化改革攻坚开放合作,纵深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大美珠城 图/赵培宏)

(大美珠城 图/赵培宏)

凤凰网安徽了解到,2021年,蚌埠强力推进“双招双引攻坚年”,建立“四项机制”,紧盯上市公司、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资企业等重点方向,组建3个驻外招商组、3个招商总队和27个市直招商小分队。
今后,蚌埠将落实“双招双引”政策,打造经商友好型环境。蚌埠将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作为成功的范例,资源要素、信息沟通、利益分配平台的搭建,再配置区域联动、利益共享等制度,将完善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共赢机制,将”双招双引“的效能发挥至最大。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发言强调,“进一步引育优质企业、壮大优势企业,把精力放到双招双引和服务企业上来,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建设,一体推进企业帮扶、客商帮招、项目帮办,推动经济提质扩量增效”。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 图/蚌埠市人民政府网)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 图/蚌埠市人民政府网)

同时,蚌埠将以创新促进“蝶变”,为绿色产业建设注入新动能。在所有高新产业中,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是蚌埠市创新赋能的一张亮眼名片。
蚌埠“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在幕后的出谋划策,为市内其他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份优秀的案例。今后,蚌埠将体制机制、产业服务、招商引资、人才培育等政策要相互配合打出一套“组合拳”,提升高新产业聚集效应。同时,高新产业基地需要围绕自身产品建链、延链、补链。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释放以商招商的磁场效应。
目标既定,方法明确,在已经夯实的基础上,蚌埠将会取得更多成效。
谋划破局
2021年以来,蚌埠市推进创新发展、产业强市、改革开放取得了新成效,但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成为目前蚌埠亟待解决的问题。
凤凰网安徽发现,1月20日晚,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一闭幕,市委书记黄晓武就赶回蚌埠,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第二天,蚌埠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蚌埠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图/蚌埠发布)

(蚌埠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图/蚌埠发布)

从市委常委会会议到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一连两天的会议上,蚌埠市决策层都有哪些看法呢?黄晓武指出,要深刻认识蚌埠市在经济发展、干部作风、工作能力、担当作为等方面的差距,充分发挥驻蚌央企、科研院所和高校作用,下好创新先手棋,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努力化关怀为激励,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推动蚌埠高质量发展。同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意识,真正发挥好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着力破解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实现加速起跳、跨越发展、奋力赶超,让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再现新辉煌。
近期,蚌埠也在不断寻求破题之道。凤凰网安徽从蚌埠市经信局了解到,日前,该市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从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单位能耗营业收入等方面对全市工业企业实施综合评价,全面启动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进一步引导工业企业树立“亩均论英雄”发展理念,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实现亩均效益最大化,奋力推动蚌埠市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凤凰网安徽还发现,为进一步深化宁波与蚌埠之间的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形成一批合作成果,蚌埠正在积极谋划建设甬蚌新城。2021年12月29日,蚌埠市发展改革委回复网友时表示,“我市已初步谋划一批合作事项,其中包括与宁波市共同建设甬蚌新城,打造两地合作园区。”有了“强、大、多、好”的宁波鼎力相助,同时借鉴宁波发展的先进经验,“内外兼修”的蚌埠将再次踏上新的发展之路。
“双基为刃”
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蚌埠聚焦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两大领域,并明确提出要将其打造成城市的两大产业集群之一,作为当下工业转型的“破局之刃”。
1月5日至6日,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带队赴山东开展招商活动,其在两天时间内,先后前往济南、青岛两座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寻找城市发展的契合点,通过招商引资推动蚌埠转型。考察期间,黄晓武表示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品研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拓展延伸硅基新材料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在青岛考察 图/蚌埠市委办公室)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在青岛考察 图/蚌埠市委办公室)

凤凰网安徽发现,在玻璃新材料产业领域,蚌埠已取得不菲的成绩。蚌埠玻璃院建成行业首个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7个高端平台,布局行业唯一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平台形成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四链融合的“链主”企业发展模式,同时形成两院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百名博士团队组成的“创新智库”,完成了从传统科研院所向高科技产业集团的华丽转变。
玻璃新材料这样一个具备创新性质,同时又能与城市发展基础进行有机结合的产业,无疑是带动城市快速实现蝶变的关键产业,蚌埠希望通过“双招双引”,继续推动硅基产业做大做强。

(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凤凰网安徽)

(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凤凰网安徽)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曾表示,蚌埠正在加快硅基和生物基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坚持创新驱动、招商带动“双动并进”,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中心。
凤凰网安徽了解到,未来5年至10年,作为蚌埠生物基的龙头企业,丰原集团将大力发展生物新材料聚乳酸产品,充分利用聚乳酸环保、无毒、抗菌、阻燃、可降解的特性,在国内外打造千万吨级生物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替代传统石油化纤、石油塑料,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依托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丰原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蚌埠市持续壮大“双基”产业规模、推广“双基”市场应用,形成了以硅基和生物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市“双基”产业规模超千亿元。此外,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硅基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及应用材料三条产业链条;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四聚一素”产业体系,目前初步构建起聚乳酸等可降解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等产业链条。
以“双基”铸造“破局之刃”,以创新加快“蝶变之速”,蚌埠的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虽然“蚌埠住了”,但也许只是破茧之前的一次蓄力。未来,蚌埠紧抓政策红利,明确转型之路,内谋发展,外结强援,这座老工业城市必将化蝶而出,再创辉煌。
文:吕维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