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白驹过隙,荏苒中,时间已跃千年。华阁腐朽,肉身湮没,总有什么是可以穿越漫长的时光留下来的。

当华龙洞"东至人"的往事更像是一段离奇的传说时,一块化石,还你一段消逝的历史,看古人类在生活中耕作;当台家寺遗址已完全被历史的尘埃掩盖得不露一丝踪迹时,一片片陶片,再见那商文化的繁荣;当广阳古城一夜之间消失时,中国水下考古队携你同去太平湖,潜入湖底,一探广阳千年古城风貌……

中国短短百年考古史,复活了千年的华夏文明。凤凰安徽与您共享国家宝藏,回忆乙未年安徽考古的那些事。

东至直立人人头盖骨

东至直立人人头盖骨

池州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发现直立人头盖骨(图)

11月20日,东至县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会召开。中国考古学家现场宣布,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发现直立人头盖骨。据介绍,华龙洞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标志着近年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此外,华龙洞遗址还发掘了大量动物化石,并在这些化石上发现了人类生存活动的相关证据。据悉,在2014-2015年的发掘活动中,共发现了20余种动物化石,大约6000余件。[详细]

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

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

"三探"东至华龙洞 现直立人头骨化石

中国考古学家刘武对华龙洞遗址的初步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刘武称,华龙洞是在中国新发现的一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是古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场所。目前已经在华龙洞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生存活动的证据,包括石器、具有人类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片等。此次发掘的华龙洞遗址的生存时代在更新世中期,与和县直立人生存的时代很相近。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和相关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详细]

专家观察化石

专家观察化石

寻找长江中下游最古老人类

有生之年,庞金木或许都料想不到,因为机缘巧合,身为普通农民的他正促成古今人类的新一次"牵手"。就在石头山上修羊圈时,厚实的泥土里翻出了白色碎骨块,凭借着业余知识,他猜测挖到了化石,很快向文物部门报告。接下来许多年,庞金木所在的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的汪村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古学家,原本打算修羊圈的山坡也围起了警戒线,成了受保护的古人类遗址。[详细]

大家·中科院院士吴新智

大家·吴新智

吴新智,安徽合肥人,1928年6月2日生。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1984年与两位外国人类学家联名提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主张现今的四大人种分别起源于中国、非洲等四个地区,他们在各自的地区相对独立地连续进化,互相间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使得全人类发展成一个多型种---智人。现在这个假说已成为世界上这个研究领域两个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详细]

延伸:中国直立人遗址分布

据介绍,华龙洞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标志着近年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此外,华龙洞遗址还发掘了大量动物化石,并在这些化石上发现了人类生存活动的相关证据。据悉,在2014-2015年的发掘活动中,共发现了20余种动物化石,大约6000余件。[详细]

图片名称

凤凰安徽独家首发: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考古发现

安徽阜南县台家寺遗址紧临润河,属商周时期,距今3100年至3500年。1957年在遗址旁的润河河道中曾出土国宝级文物青铜龙虎尊等商代青铜器共8件,2012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和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发掘,发掘的遗址年代涵盖龙山时期,商代,西周至春秋,遗址遗物主体为商时期,包含高等级建筑群、青铜铸造遗址及灰坑多处。[详细]

安徽唯一的"中国十大国宝"

毛主席参观龙虎尊

追溯龙虎尊的发现过程,徐廷兰是不能不说的人物。几经周折,笔者终于找到并联系上了发现龙虎尊的徐廷兰家人。1957年,徐廷兰把龙虎尊送到阜南县城,省博物馆给其200元钱作为奖励。[详细]

台家寺遗址或与龙虎尊有关

图片名称

位于阜南县朱寨镇的台家寺遗址与1957年在阜南润河湾中出土龙虎尊所在的地方距离很近,仅相距200米左右,这不由让人产生联想:台家寺遗址和龙虎尊出土的地方应该有所关联,它们是否同属一个遗址呢? [详细]

盘点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

司母戊鼎

青铜器是红铜与锡的合金,繁盛于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了1600余年。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鸮尊、四羊方尊、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商龙虎纹青铜尊、琱生簋、匽侯盂、青铜冰鉴、曾仲游父壶。 [详细]

阜南台家寺相关新闻

阜南台家寺遗址初判断商周文化遗存为主

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润河故道北岸,201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台家寺遗址为不规则形高台地,南北最长约180米,东西最长约170米,高出地面约6米,据估测,现有面积约13000平方米。[详细]

中外考古专家来阜阳考察台家寺遗址

2015年9月4日-5日,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前牛津大学副校长罗森,安徽省商周考古专家、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等国内外考古专家专程来到阜南县,对台家寺商代遗址进行考察。 ,对台家寺商代遗址进行考察。 [详细]

安徽省委赴阜南调研台家寺遗址

11月5日,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率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一行赴位于阜南县境内的朱寨镇台家寺遗址进行视察调研。[详细]

阜阳文广新体局调研阜南台家寺遗址工地

1月7日,阜阳市文广新体局副局长杨新华一行到台家寺遗址考古工地调研,并看望考古队员,查看了考古发掘现场以及月牙河发掘航拍图,听取了业务人员的分析讲解,查看了部分出土文物及标本。[详细]

太平湖

聚焦太平湖水下考古

聚焦太平湖水下考古

2015年10月11日,安徽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黄山区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启。此次调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是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的内陆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为期20天。在前期细致探测的基础上,首次派遣水下考古专业人员潜入太平湖底探摸、拍摄、取样,通过利用物理探测和人工探摸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这些古村镇的分布情形、保存状况,摸清家底,进而探索太平湖水下文化遗址分布规律,为下一步水下考古发掘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尽可能详细、可靠的信息。[详细]

广阳古城

太平湖水下的"宝贝",到底有哪些?

太平湖水下的"宝贝",到底有哪些?

徽州古城、屯溪老街、西递古民居、棠樾牌坊群……这些独特的徽州地标,以其厚重的徽文化积淀让人流连忘返。然而,人们可能不知道,因为当年修建新安江水库和陈村水库,也有许多徽州特色的古城、古街、古村落被淹没在太平湖之下。据《太平湖志》介绍,太平湖水下古村镇主要包括广阳城、秧溪街、龙门街、广阳桥等。这些古村镇布局基本没有受到现代化建设大潮的影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特征。 [详细]

图片名称

太平湖水下千年古城:史话广阳

太平湖水下千年古城:史话广阳

广阳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成为陵阳县县治所在地,即名陵阳,当时陵阳县含陵阳、石城等县地。銍(今安徽宿县东)人窦子明,就是汉陵阳县的第二任县令(第一任为刘嘉)。到东汉末年汉献帝时,广阳都一直沿称陵阳之名。到了三国鼎立时,属东吴,东吴孙权称帝的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因流经境内的秋浦河中有三块平如巨台的大石,称为"埭",陵阳县因之改名为"石埭场"。而东晋晋成帝司马衍当皇帝当了十年后的咸康年间(335—342),"陵阳"县名忽然间和他的皇后杜陵名字同字而犯了讳,因而改名为至今仍称说的广阳。 [详细]

聚焦:太平湖水下考古 探索千年古城风貌

图片名称

10月11日,安徽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黄山区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启。本次调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的内陆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为期20天,分为水下声纳探测和潜水员下水考古两个部分,将为大家揭开2000年前的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纱。 [详细]

扒一扒太平湖水下考古的专业设备

我们知道,一般的纸张遇到水后立即变形变软,别说写字,就是轻轻一碰都有烂掉的危险,但在太平湖水下考古现场发现,考古人员随身携带的纸张,不仅没有变形,而且考古人员还可以肆意在上面绘图。一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其实这是硫酸纸,又名撕不烂的纸。 "硫酸纸是由细微的植物纤维通过互相交织,硫酸浸泡,具有对油脂和水的渗透抵抗力强,不透气,且湿强度大等特点。[详细]

图片名
台家寺遗址大型台基西部
台家寺遗址出土的鹿角制品
繁昌柯冲窑遗址全景
柯冲窑南窑门及部分窑床
柯冲窑址出土的瓷碗
柯冲窑址出土瓷塑动物
太平湖水下广阳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