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晶合集成:成为中国最卓越的集成电路专业制造公司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晶合集成,作为合肥首家12吋晶圆厂,它的落户为合肥带来了什么?未来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近日,凤凰网安徽采访了晶合集成总经理黎湘鄂,他表示,晶合集成为合肥带来了晶圆技术上的突破,但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合肥本土的有利因素。

本期嘉宾:黎湘鄂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

完整实录

Q  凤凰网安徽:晶合的落地对本地的集成电路产业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

A  黎湘鄂:这里我们先说说中国制造,国有替代。从今年的三月份,李克强总理把集成电路的发展放在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就引发了行业发展的热潮,接着就是各种政策的出台:所得税的政策、集成电路企业上市的政策等。 【详细】

Q  凤凰网安徽:有人说五年后中国集成电路就稳了,您觉得这五年时间里,企业而言还须做哪些努力?

A  黎湘鄂:晶合比较专注在稳扎稳打,有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只要自己站得稳,就不怕竞争。第一,虽然说我们目前的成绩还可以,但是接下来的5年,团队必须要更强大,这个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一点时间和磨练。第二,就是产品和技术的部分我们也必须要加强,技术如何更优化、更先进,产品如何更加多元化。。。【详细】

Q  凤凰网安徽:晶合落地合肥已经三年多了,能否分享一下晶合这三年发展遇到的难题?

A  黎湘鄂:晶合是台湾力晶跟合肥建投合作的一个企业,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全世界从未有过的合作模式,每一步都在摸索中前行。我们刚到保税区的时候,里面什么都没有。我这里有张照片,是2015年1月15日的保税区。那时候我们来选址,这里是空的,连海关也没有。晶合的落户也见证了保税区发展的历史。【详细】

Q  凤凰网安徽:高端人才对于这个行业十分重要,那么晶合在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方面有哪些举措?

A  黎湘鄂:目前,晶合的员工除了大陆人和台湾人之外,还有日本人(在日本有个十几人的研发团队)、美国人、韩国人。我觉得一个公司既需要有核心的力量也要有多元化的发展。晶合,以台湾为核心,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引入并善用各方面的人才不限定地域,不限定国家。我们把台湾的技术带过来,配合公司目前正在实行的人才培育的模式,我们称之为“On job training”。 【详细】

黎湘鄂,合肥晶合集成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他在半导体行业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台湾集成电路行业的起步与辉煌。2014年后,中国大陆的IC制造产业开始形成浪潮,近几年投建于大陆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如雨后春笋。黎湘鄂就是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顺势而为,投身到大陆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之中。2015年3月他正式成为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而丰富的从业经历也使他成为这一职位的不二人选。

一片晶圆我们可以做5000颗芯片,一万片的话也就是5千万颗。比方说平均一台大面板的电视要用到10颗芯片,那么我们一个月就能供应500万台电视,一年就是6千万台电视。2017年累计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超出1亿7千万台(数据源:国家统计局),也就是说,晶合的芯片能供应全国将近35%的电视,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们的面板驱动IC很快就能实现“中国芯,合肥造”。

栏目介绍

《经经乐道》定位为高端财经访谈节目,针对商界人群的特性,内容以企业家访谈、金融界对话等为主,关注企业家的生活成功经历和制胜之道,为高端财经人士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企业提供分享经营经验、经济成果的平台。栏目口号为"与价值对话"

联系电话:0551-65535299

栏目信息

出品:凤凰网安徽

总监制:吴 昊

监制:宋吾能

编辑:盈 帆

凤凰安徽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