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滁州市“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美收官 五年来新增森林面积141万亩


来源:安徽网

回望五年前,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占全省1/6 造林任务的滁州市承担了全省造林任务的“半壁江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全椒县、明光市、南谯区、来安县、琅琊区5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天长市铜城镇、来安舜山镇等39 个乡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全椒县八波村、定远县岱山村、明光市梅郢村等209 个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全椒黄栗树林场万亩林海

全椒黄栗树林场万亩林海

破译“绿色密码”——奇迹靠的是创新创新背后是决心

5 个“省级森林城市”、39 个“省级森林城镇”、209 个“省级森林村庄”……短短五年,滁州市是如何创造这么多的“奇迹”呢?“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薛玉苍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森林村庄

森林村庄

高位推动“绿起来”

“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滁州承担了全省1/6 的造林任务!”沉甸甸的责任,让滁州市上下充分认识到,他们的造林进度将直接影响到全省的造林进度,他们的造林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全省的造林质量,他们的造林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全省“森林增长工程”的成败!

滁州市上下坚定信心,勇下决心,深挖造林潜力,拓展造林空间,层层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实行量化管理,细化方案,做到任务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责任化。

市、县乡镇层层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高规格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建立“三级调度制度”,由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分别实行周、旬、月调度,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利用短信平台、信息简报等手段,加强宣传,舆论造势,营造氛围。

提前一年基本完成造林、“三项创建”等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皖东大地处处花团锦簇、层峦叠翠、生机盎然。

创新机制“活起来”

“用抓工业的理念抓林业,用园区建设的方法发展现代林业示范区。”薛玉苍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述说“活起来”的方法。

“向上跑,跑省跑部,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向外跑,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吸引工商投资发展林业;向内找,内引本地企业、造林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外联‘凤还巢’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薛玉苍说。

“傍大款”,银企对接,融资造林,解决造林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据介绍,滁州市本级每年投入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5000万元,对石质荒山造林、经果林和木本油料林建设实行重点奖补,各县、市、区也纷纷出台“重量级”补助政策规定,每亩补助达到1000元以上,最高3500元。

据统计,五年来滁州市争取省级以上项目资金8.5亿元,市、县、镇、村级财政直接用于城乡造林绿化投资3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65亿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机制创新活起来!”薛玉苍说,大众创“绿”,万众创“森”,在皖东大地已经成为新常态。

凤阳县金小岗农林科技园区

凤阳县金小岗农林科技园区

产业拉动“富起来”

采访中记者获悉,在滁州市“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中,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并没有简单地搞植树造林,也不是为了单纯地完成任务。“我们把森林增长工程与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相结合,把森林增长工程与‘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绿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生态脱贫攻坚相结合,把森林增长工程与苗木花卉、木本油料、经济果木、生物质能源、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相结合,把森林增长工程与工业化理念、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薛玉苍对记者说。

同时,滁州市委、市政府还统筹协调农业、交通、水利、旅游、财政、纪检、宣传、美丽办等部门支持,“环滁皆美”的美丽画卷在皖东大地顺利延展。

以城乡绿化一体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生态文化特色化为重点,实施发展木本油料林、生物质能源林、林苗两用林、高效经济林等特色产业,“绿色银行”在皖东大地茁壮成长。

本版稿件由张宏如本报记者叶素健采写(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康鹏飞]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