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丰乐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聚焦非公企业党组织学习方式单一、联农带农作用发挥不理想等问题,精准施策、分类管理,在思想淬炼、关心关怀、精准服务上持续发力,不断破解非公发展难题 激活基层党建动能。
以学促干,优化党员教育模式。聚焦非公党员分散难以集中、教学管理形式老旧等问题,结合党员职工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方式等实际情况,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等方式优化党员教育模式。线上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线下优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形式,把课堂搬到厂房、车间、田间地头.形成“人人都能学、时时都能学”的学习氛围。同时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育,择优选取党建工作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强劲的非公企业或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外出学习交流,回来开展经验分享。
关心关怀,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聚焦日常关爱激励,将党组织的暖心关怀落实到日常教育管理中,建立“收集—交办—反馈”解决问题链条式机制,选派镇15名优秀党员包片企业,非公指导员与76家企业建立常态化包保联系,坚持每月实地遍访包保企业,对企业诉求线下记录收集、线下审批办理。持续加强非公党组织骨干队伍建设,加大从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把好入口关、程序关、质量关,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党员人数少、流动性大的问题,2024年以来,实现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人。将谈心谈话作为关心关爱、鼓励激励的有效手段,用好用足用活非公企业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职工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等一线情况,推动解决员工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精准服务,构建立体工作矩阵。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非公党组织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推广打造“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科技人才”“示范基地+农业大户”的新型农业合作链条,助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并带动近百名群众就近便利就业。分片区组织成立3支“丰巢”非公党员服务队,参与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来。优化企业服务,在生态养殖产业、荷产业、酱干产业等领域为镇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群众提供相应技术指导与帮助,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何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