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黟县黑鸡获地理标志认证 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
站内

黄山黟县黑鸡获地理标志认证 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32号公告,正式批准对“黄山黟县黑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自此,黄山黟县黑鸡成为继香榧、石墨茶之后,黟县的又一个“双地标”农产品。

黄山黟县黑鸡获地理标志认证 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

黄山黟县黑鸡属蛋肉兼用型黑羽鸡遗传资源,主产于黟县境内的生态山林,其养殖历史源远流长,是当地劳动人民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的结晶。这种鸡体型小巧,头部短圆,喙呈黑色或青色,冠、肉垂及耳叶皆为红色,虹彩橙黄,皮肤白皙,胫部黑色或青色,部分还长有黑色胫羽。其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拥有“黑羽、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的“五黑”特征,且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家禽中的珍品。

2009年,安徽省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时,黄山黟县黑鸡被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发现,同年10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此后,黟县黑鸡走上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道路:2009年被列入第一批“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12月,黟县黑鸡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如今,它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见证着黟县黑鸡产业的蓬勃发展。

黟县的青山绿水为黑鸡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4.78%,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5%,养殖区远离工矿区和交通干线,无任何污染。黟县黑鸡在山林间自由觅食,饮用山泉水,食用天然青绿饲料与昆虫,生长周期长达12-18个月,造就了其紧实细嫩的肉质和鲜美独特的口感。

近年来,黟县高度重视黟县黑鸡产业发展,出台专项政策,奖励取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及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企业,构建“申报、保护、开发”全链条政策扶持体系;与高校合作,建立保种繁育基地,开展品种提纯和养殖技术攻关,制定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实现从孵化到出栏的全过程科学管理。目前,黟县黑鸡年饲养量达38万羽,“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全县黑鸡养殖热潮,成为黟县山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在销售渠道上,黟县黑鸡实现多元化。借助当地旅游资源,黟县黑鸡与民宿、农家乐合作,成为游客品尝当地美食的必选;同时打入长三角地区大型酒店餐饮市场,受到高端消费者青睐。此外,黟县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打造出“黟品五黑”“黟山”等知名品牌,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合肥等地。

此次黄山黟县黑鸡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进一步提升黟县黑鸡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黟县“五黑”特色农业迈向新高度。黟县将持续完善专项管理办法,鼓励更多企业申请专用标志,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讲好黟县黑鸡的品牌故事,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黟县黑鸡产业产值实现新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胡晓洁、舒翔)

推荐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