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远:以实干作风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安徽
安徽 > 网罗天下 > 正文
站内

安徽定远:以实干作风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滁州市定远县,一桩桩民生实事正悄然重塑着群众的生活图景。从无物业小区的蝶变新生到公交站台的延伸便民,从潮汐地摊的精心选址到就医服务的提质增效,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扎实作风,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解民忧、暖民心的实际行动。

速解群众急难,提优服务效能

近期,物业管理问题成为该县部分小区居民的头疼事,裕安水上花园、瑞特以及月亮湾3个居民小区的住户先后向他们居住的定城镇所属社区反映小区因没有物业导致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频出。

为保障小区安全有序运行,恢复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定城镇相关社区深入调研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社区通过重新招标小区物业公司、创新推行“居民自筹+社区监管”自治模式以及实施社区临时托管等多项举措,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让小区重新焕发和谐有序的生机与活力。

在定远县城管局,也有这样暖心的举措。他们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群众需求,扎实推进潮汐地摊选址工作,经多轮研讨及会议审查,最终选定6处便民点位。在选址过程中,该局深入走访调研,充分考量区域人流量、交通通达性及周边配套设施等要素,确保点位既便民利民,又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融。这些潮汐地摊点的设立,不仅点亮了城市“烟火气”,更彰显了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治理温度。

紧扣群众所盼,筑牢民生根基

“现在定远到大桥的道路正在维修,城乡公交改道了,路修好还有不短时间,咱们接下来出行咋办呢”,不少群众接连向当地政府反映因道路重修导致出行乘坐公交不方便的问题。县交通运输局在接到问题反馈后,针对112路公交改道影响大桥镇群众出行问题,将定远县城至大桥镇的公交终点站延伸至三官村,惠及1000余居民。该局一直以来秉持为民办实事理念,今年类似的为民举措接续落实。根据郎大路路口需求,提前首班车发车时间、增开班次,便利通勤及学生群体;因S215封闭致仓镇王小庙站点取消,迅速在观寺街道东三公里处设临时站点,解决200余人出行难题;在藕塘庙会期间,调配10辆专车开通定远汽车站至庙会专线,并安排专人调度;“五一”期间开通乡村旅游东部、西部环线,通过多元宣传与专人专车保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道路交通的调整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就医看病的便捷有效更是民生所盼。定远县总医院积极推动就医“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采取跨科业务“一窗通办”、高频需求“即来即办”、云端窗口智能速办高效办,“三办联动”高效办成就医一件事,群众就医业务办理时间压缩35%,满意度提升至94%;同时县总医院增设慢性病门诊,实行1元挂号费、诊间快捷支付等便民举措,有效降低就医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实现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双提升。

拓宽增收渠道,谱写发展新曲

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群众短期的困难,更要从长远考虑帮助他们在提高生活质量上谋出路。

今年以来,该县商务局先后组织惠尔、振兴、佐佑等5家家政培训学校开展培训,截至5月中旬,已培训家政人员1350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695人。

为切实解决退役军人的就业难题,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人社局,举办定远县2025年“戎耀新程 就业护航”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滁州鑫龙化工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为退役军人、军属提供了48个优质工种,246个工作岗位,现场共吸引90余名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和军属前来求职,通过专场招聘会,已有数10名退役军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提供就业有“新点子”,在农村也有发展“新路子”。定远县三和集镇坚持“全民共富”目标,成立来料加工型共富工坊,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合作社”运作模式,企业与当地农户签订“种植+销售”协议,依靠订单农业,最低保护价收购,流转土地2000余亩,与200多家种粮大户签订蔬菜、黄豆等收购合同。工坊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左右,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00万元以上,带动240多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人口40余人,人均年增收在2万元以上。(杨超)

推荐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