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安徽抗战的历史贡献暨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学术研讨会在淮南师范学院召开
站内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安徽抗战的历史贡献暨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学术研讨会在淮南师范学院召开

6月28日,安徽抗战的历史贡献暨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学术研讨会在淮南师范学院召开。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吴璀平、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任委员王先俊、淮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阮爱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江苏、安徽等9个省市52家单位的1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陈秀主持。

开幕式上,阮爱民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学校在党史研究与教育、思政课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他指出,学校将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立足安徽丰富的红色资源,用好校内“三馆一园”等资源,扎实推进党史、抗战史研究与思政课建设,以丰硕成果服务于安徽高质量发展。

吴璀平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要铭记安徽人民抗战的不朽功勋;要强化使命担当,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作出贡献。她强调,党史研究部门要深化研究阐释,深挖红色富矿,融入思政教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先俊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思政课要结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讲清楚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讲述好中国抗战的动人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主题报告环节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张正光主持,王先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曹景文、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原副院长施昌旺、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吴超,分别作了主题为“铁军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安徽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与贡献”“皖西大别山地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历史探寻”“新四军与‘红色李巷’的核心内涵”“抗战精神、民族复兴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报告。

第二阶段,由安徽日报社理论部主编程铁军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宏志、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汪谦干、安徽大学教授黄志高、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胡遵远、淮南师范学院教授吴玉才,分别作了主题为“抗战时期毛泽东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思考”“安徽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的贡献”“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抗战时期中共发展华中的组织设置及其调整”“新四军第4支队的历史功勋”“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地位”的报告。

分组讨论环节,共设“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战研究”“安徽抗战的历史贡献研究”“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研究”“青年论坛”四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各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作总结发言,举行了颁奖仪式。

本次会议由安徽省中共党史学会、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淮南师范学院主办,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高校思政课“纲要”分教指委、淮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承办,《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安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协办。《淮南日报》和淮南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文图/常永强 涂新宇)

推荐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