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改革开放40周年·看肥西】束林:降低就医负担 增强居民幸福感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编者按: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这40年,让人陡生万千感慨。多少历史性时刻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多少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多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建县70年以来,肥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日,凤凰网安徽探访了肥西农业、教育、医疗、电力、警务、环卫等多个行业从业者,聆听这座城市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日新月异的变化。

医疗事业亲历者——束林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经济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肥西县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经济竞争力在安徽省61个县市中位列第一,这些也离不开肥西医疗事业的发展。

8月初,在肥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人员束林向凤凰网安徽细数肥西医疗事业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

今夕对比 看肥西医疗事业变迁

束林于1987年从事医疗事业,距现在已有30多年。据他介绍,当年整个肥西只有50多个卫生室,皆为平房;每个卫生室两三个坐诊医生,护士也很少,他们大部分都是从肥西卫校毕业;病床寥寥无几,诊疗手段仅有传统三大件,即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农村的条件更为简陋,当时村里除了赤脚医生与少许药品,其他几乎一无所有。

“现在和过去相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束林感慨着,开始向凤凰网安徽介绍肥西的医疗现状。

束林

如今,当年的平房式卫生室早已转变成四五层高的中心卫生院,X射线、B超、CT、生化设施、一体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样样具备;每个乡镇卫生院都会有两至三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更达10多名,他们最低为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护士也为本科学历;当初只有赤脚医生的农村,已经实现村村设有卫生室。

束林表示:“这些都为肥西医疗事业的目标‘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提供了保障。”

多措并举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因医院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一直存在。作为一位从事了30多年医疗事业的工作人员,束林对医疗事业存在的问题也深有感触,他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肥西多措并举,最大程度的为群众提供方便,为大家做好医疗卫生服务。”

通过束林的介绍,凤凰网安徽了解到肥西的医疗事业发展历程。2003年,肥西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10年10月,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2015年9月,肥西县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成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同年,肥西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并快速在全县推开,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全科医生医疗服务;2016年起,肥西县实施分级诊疗制度;2017年9月,安徽省实现新农合跨省异地结算,满足相关条件的肥西县农合参保居民可申请跨省就医转诊手续。

此外,为了支援基层的医疗,肥西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县乡医疗机构共同体建设,以村医为主力,乡镇医生为指导,县级专家为支撑。医共体内部通过坐诊带教、业务指导、进修培训、资源共享等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信任度。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杰出的专家,如果没有准确的诊断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也很难让所有的疾病得到彻底的治疗。肥西在拥有足够先进医疗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使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在不同医疗之间实现共享,与上海、南京等更发达一些的地区网上交流,使得本地不能确定的案例,足不出县就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减少了奔波,节省患者的治疗时间。

改革开放40周年、肥西建县70周年,一路走来,肥西县医疗改革切实降低了百姓的就医负担,为全县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敢看病”“看得起病”,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大增强了肥西居民的幸福感。(凤凰网安徽/蔡庆)

[责任编辑:周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