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改革开放40周年]合肥:从江淮小邑到科技创新名城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说到安徽,首先可能会想到的是世界遗产黄山和闻名遐迩的文房四宝,还有徽商、徽菜、徽派建筑……徽州文化灿烂显赫,地域特色鲜明。安徽也是中国改革的发源地,农村的包产到户最先就是从

逍遥津公园在合肥市的老城区,这里曾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古战场。(张大岗摄)

说到安徽,首先可能会想到的是世界遗产黄山和闻名遐迩的文房四宝,还有徽商、徽菜、徽派建筑……徽州文化灿烂显赫,地域特色鲜明。安徽也是中国改革的发源地,农村的包产到户最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但是要说今天的安徽,恐怕不一定能说出更多了。

今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评出了“中国城市整体崛起40年最成功的40座城市”,安徽省的合肥和芜湖榜上有名。从1978年起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各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个城市到底凭什么能够和上海、深圳一起从全国280多个大中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发展最成功的城市?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合肥发展的故事。

合肥南站,华东四大高铁枢纽站之一

合肥速度:从小县城到名列前茅的省城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交汇于此而得名,夹在长江和淮河之间,环抱美丽的巢湖。自秦置县,合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1949年合肥才建市,1952年被确定为新中国安徽省的省会,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会之一。那时的合肥城区才5平方多公里,人口不过5万多一点。到197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十倍,人口则达到了70万。

尽管合肥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它的发展速度和成就并没有在全国凸显出来。作为一座非资源型的省会城市,虽然地理位置为皖之中,交通却难以想象的落后。那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安徽本省的人不管是购物还是外出打工都喜欢去江苏的南京等城市,以至于当地不少人都自嘲,合肥太没有存在感了。1978年4月,安徽的第一趟进京列车开出,结束了合肥没有列车直达北京的历史。不过,一直到2007年以前,合肥人出远门到别的省市还得跑到本省的蚌埠市去坐火车,京沪线上的蚌埠才是全省铁路交通最好的地方。

2008年是合肥人值得铭记的年份,那年开通的合宁城际高铁,让合肥人真正体会到了高铁的便捷。从此,合肥迎来了高铁时代的发展机遇,每年都有高铁新线建成通车。经过10年的努力,合肥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成为全国19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实现了与14个省会城市的点到点直达。今年4月10日,复兴号G24列车从合肥南站飞驰而出,一路向北,合肥与北京间的交通用时,从当年的20个小时缩短为不到4个小时。

合肥米字型高铁网示意图(王丹丹绘制)

合肥邻近上海、江苏和浙江,以前却总是感觉可望不可及。如今,坐高铁去南京只要50多分钟,每天70多趟的高铁和动车往来于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把合肥与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紧密联系起来。合肥人去这些地方购物、办事,都可以很轻松地当天往返。

与此同时,合肥的城市建设也在加速推进。特别是从2006年起,城区面积迅速扩展,城市面貌大变样,绕城高速、高铁南站、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以及地铁1、2号线先后开通。到2017年底,合肥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容了11倍,市区常住人口400多万,加上下辖的5个县市总人口接近800万。近年来,安徽外出人口持续回流,不少其他地方的人也来这里寻找商机,合肥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显现了这座城市的生机活力。

合肥的交通畅通了,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2006年以前在中国的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的经济总量长期在18名以下徘徊,2006年只有1000亿元出头,去年则达到了7200多亿元,增长7倍,接连超过9个省会城市,进入了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名。

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合肥默默无闻,最近10年的爆发式发展是合肥矢志不渝、厚积薄发的结果。从一个当初的三四线城市到现在的新一线城市,合肥与南京和杭州一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合肥制造:从家电之都到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位于中国中部的安徽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但工业和服务业却一直不强。2004年中国实施中部崛起计划,得益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出来,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较低的综合成本、良好的教育资源以及充足的劳动力,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从而快速形成了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

合肥的家电产业拥有三洋、惠而浦等16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以及500多家配套企业,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四大件”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就有1台是合肥造,合肥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业基地。

日立建机厂区内的挖掘机组装生产线(王浩摄)

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采访了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日立建机于1995年来这里投资建厂,从很小的规模起步,伴随着中国市场对液压挖掘机的巨大需求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近年来每年生产销售上万台,在工程机械行业处于龙头地位。董事总经理梶田勇辅告诉记者,1997年他过来出差的时候,合肥和这个开发区还没有发展起来,后来又来过几次,感觉真是一次一个样。他惊异于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技术进步以及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他表示公司也要着力研发相关信息技术并应用到新的产品中。

在这个开发区的另一家日资企业阿雷斯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轻量化、环保型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铝压铸件畅销中国市场,投产仅仅7年就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效应。在这个25年前成立的合肥最大的开发区里,如今集聚的日资企业约占外资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如果说只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项目,合肥的制造业就不会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合肥在打造新兴产业上,还善于“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培育了新型显示、机器人、智能语音、光伏太阳能等多个在中国甚至国际上有影响的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位于新站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京东方合肥公司

2017年,京东方科技集团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第10.5代平板显示生产线在合肥投产,生产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面板,成为全球显示领域的领跑者。液晶面板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及各种电子显示屏,加上其他几条前些年在合肥投产的生产线,京东方的显示屏出货量在全世界是最多的。

2009年前,合肥的平板显示产业产值为零,但是随着京东方在合肥的第一条生产线落地,美国康宁、日本住友化学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在这里集聚,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这个“无中生有”的产业现已达到千亿元产值的规模。现在,以平板显示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取代传统家电产业,成为对合肥工业增长率贡献最大的产业。

合肥制造特色鲜明、转型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年5月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办,“合肥造”越来越响亮。

合肥创造:从科教之城到智慧城市

在2017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与合肥有关的就有三项,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的光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特别是量子通信技术及其产业化走在了世界最前沿。

我们看到以京东方这样的龙头企业集聚优质项目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合肥经济增长新的引擎,这跟合肥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紧密相连。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并合作开发项目,研发投入是全行业平均水平的四倍,仅去年就申请专利8000多项,绝大部分都是发明专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教学研究为主,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合肥现有56所高校,各类科技人员达到70多万,是中国的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就在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是除北京外拥有国家大科学装置最多的城市。

借助雄厚的人才储备,合肥先后建成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十多个高端科研平台。在这些平台上,产学研用协同作用,可以促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去年一年除去节假日,合肥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诞生。

使用讯飞听见app的手机即时实现语音输入并译成日语(王汉平摄)

科大讯飞是一家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公司,在全球语音市场与谷歌等巨头并肩。这个企业就是1999年由当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博士生刘庆峰创办的。在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体验厅,记者体验了各种场景用途的机器人,这些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机器人,目前已经在一些银行、医院、营业服务厅提供服务。“讯飞听见”是一款智能会议系统,在举办大型会议时,现场的发言都可以实时转成文字,并可以同步译成英语、日语和韩语。讯飞翻译机则可以支持中文与日语等33种语言之间的互译,还支持拍照翻译功能,人们在国外旅行时对着街边路牌、餐馆菜单、商品标签即拍即译,不用再为不懂外语而发愁了。在手机应用市场上,讯飞输入法的累积用户突破6亿,只要对着手机说话,屏幕上就会即时飞出相应的文字,准确率在98%以上,四川话、粤语等24种方言识别也不在话下。

围绕国内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合肥“小题大做”设立了中国声谷,创建智能语音产业基地。截至2018年8月31日,科大讯飞的讯飞开放平台为80多万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撑。

最近,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合肥与日本川崎、英国剑桥等城市一起列为全球十大智慧试点城市。就在去年12月,合肥最后一班人工售票公交车停运,通过全面推进互联网+交通体验,成为一个可以用手机扫码乘车的城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合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合肥是座园林城市,图为天鹅湖畔的合肥政务文化新区

合肥因水而生,因湖而美,因科技创新而成就发展奇迹。合肥已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正在建设中的江淮运河把淮河、巢湖和长江连接起来,并经由长江联结国际海运,使得合肥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辐射中西部地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在建设中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有效引领和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的发展,使得合肥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文:王汉平)

(图片提供: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