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改革开放40周年·看肥西】 张德礼:一块银幕 两代人的坚守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建县70年以来,肥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日,凤凰网安徽探访了肥西农业、教育、医疗、电力、警务、环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建县70年以来,肥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日,凤凰网安徽探访了肥西农业、教育、医疗、电力、警务、环卫、建筑等多个行业从业者,聆听这座城市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日新月异的变化。

乡村电影放映员——张德礼

当放映机的光束打在幕布上,周围突然一片寂静,多少双眼睛直视着幕布,期待着影片的播放……对于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露天电影是他们抹不去的一道珍贵回忆,每当电影放映员带着机器出现的时候,总会瞬间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而在这个时代,电影放映员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肥西县,却有这样一群人,仍然坚守在农村文化阵地,用“指尖上的光影”,把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他们,是肥西县的农村放映员,张德礼就是其中一个。

在肥西县花岗镇八里村,凤凰网安徽见到了承袭父业的乡村电影放映员张德礼,是他,把父亲张俊青做了近40年的“扁担电影院”传承下去,他是安徽省的最美文化热心人。

把电影放好 让百姓满意

2012年,因父亲张俊青病重,张德礼辞去在城里开出租车月收入5000多元的工作,正式接过父亲的重担,成为真正的乡村电影放映员,到如今已经6年时间。这6年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在花岗镇30个行政村之间奔波,有时也会走进学校,为孩子们送去一场“视觉盛宴”或是新鲜知识,一年至少放映260场电影。

张德礼告诉凤凰网安徽,除了下雨天,他每天都会在外面奔波,尤其是国家的大型节日,更要为村民送上相应的影片。话锋一转,张德礼说,现在肥西县在给村子建室外固定放映点和室内固定放映点,不仅能够减轻他放映之前安装器材的负担,等以后室内固定放映点普及,刮风下雨天的也都可以去放映了,而且群众观影的时候也会更加舒适。

时代在改变,为乡亲们播放的电影题材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张德礼回忆道,“以前播放的大部分都是红色题材或者战争题材,影片相对来说也比较少;现在放映内容发展到科学种田、儿童教育、交通法规、政策法律、安全用电等各类专题片,会根据时节选择相应的题材。”从这个方面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凤凰网安徽发现张德礼家门口停放着一辆小型面包车,车内装着放映设备以及两大排板凳。

张德礼介绍到,“这是数字电影放映机,是肥西县政府花费几万块钱给配备的”。从张德礼略有雀跃的语气中,能感觉到他的兴奋。原来这是他父亲张俊青一直念念不忘的放映机,时到今日,终于在自己手中如愿以偿。张德礼表示,以前的放映机不仅操作麻烦,而且画质不够清晰,这种数字电影放映机,除了画质高、配音标准之外,电影片源的选择上也更为丰富。而板凳则是专门为观影的群众提供的,让他们享受轻松悠闲的观影时光。

关于接下来的打算,张德礼坚定的说:“我会把父亲坚持不懈的精神传下去,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把电影放好,让老百姓满意,给父亲一个交代,也给儿子做一个榜样。”

一根扁担两条腿 撑起一个电影院

提到父亲,张德礼满脸的怀念。“父亲做乡村电影放映员近40年。”张德礼回忆着,开始讲述父亲做电影放映员时候的事情。

1979年,父亲张俊青买了第一台放映机。此后30多年,他与妻子来回于各个乡村放映电影,少则几里,多则几十里。尤其是刚开始放映的前几年,夫妻俩一人一根扁担,一步步走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扁担的两头挑的是沉重的放映器材,“加起来最少也有一百五六十斤”,张德礼说着,略有沉重的语气显示着对自己父母的心疼。

最初放电影的那几年,靠的就是一根扁担两条腿。乡亲们给他们取了一个响亮贴合实际的名字——扁担电影院。

“因为当时全是走路,所以父母经常下午两三点出发,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到家。”张德礼对凤凰网安徽表示,而现在的他大部分都是下午四五点开车出发,晚上十一点左右就能回到家,相比以前,已经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我现在用的是数字电影放映机,父亲刚开始时用的是放黑白电影的胶片机。”张德礼说着,带着凤凰网安徽走进了一个房间,往里望去才发现,里面满满的都是张俊青当年用过的放映机与成铁盒的胶片。

张德礼正在操作老式电影放映机

张德礼从其中一个木箱内拿出了父亲当年用过的老式放映机,并给介绍道:“以前放电影用的放映机,需要不停的用手摇动,才能保证影片的持续不间断播放,一部电影由四段胶片组成,中途还要把握好时间更换下一部分的胶卷。”而现在的数字电影放映机,有片源后就可以直接播放,播放期间不需要人时刻操作,一次性可以全部播放,方便了很多。

张德礼查看胶片上的电影名字

改善观影质量 丰富肥西农村文化生活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胶片放映机到数码放映机,从录像带到数码电影,乡村电影放映员张俊青与张德礼父子经历了农村电影事业的变革,见证了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农村从落后到富裕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40年以来,肥西县农村电影放映的历程,他们父子几乎贯穿始终,他们与肥西县其他乡村电影放映员一起,对肥西县乡村电影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他们以电影劝导村民尊老爱幼、勤劳致富,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农村文化氛围,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

近年来,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群众文化条件,提升农村电影放映服务水平,肥西县开展了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创建试点工作,目前,众多室外固定放映点和少数室内放映点已正式启用,有效解决了天气对放映工作的影响,极大改善了农村群众观影条件和环境。

根据规划,肥西县农村数字电影固定放映点建设将逐步从户外向室内、流动向固定、不定期向定期发展,逐步解决农民群众观看电影无固定场所问题,提高群众看电影的舒适度,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观影质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凤凰网安徽/蔡庆)

[责任编辑:蔡庆]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