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安徽暖新闻5月盘点:苦难铸辉煌 女子身患残疾照亮他人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2018-05-31 第期

5月暖新闻详情

2018年5月,安徽暖新闻共收录新闻稿8篇。

大爱无疆铸军魂 铜陵退伍军人无偿捐献器官救助5人

5月10日,安徽枞阳一名退役军人无偿捐献1个肝脏、1对肾脏和1双角膜,帮助5人“重获新生”。他是胡晨,年仅31岁,在弥留之际,强忍着病痛,毅然点头示意捐献自己的器官。

2018年5月10日13时30分,胡晨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的专家立即进行了器官获取手术,成功摘取胡晨的1个肝脏、1对肾脏和1双角膜,将植入5位患者的体(眼)内,使他们重获新生。

苦难铸辉煌 宿州女子身患残疾照亮他人

1984年10月,曹府出生在灵璧县朝阳镇京渠一个贫穷小山村。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至今右腿全无力。一个本该快乐、幸福小姑娘的美好人生刚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高中就要毕业临近高考,本该迈入大学学习更多知识时,上天却和这个小姑娘开了一个玩笑!她两眼患上了眼疾,看东西模糊不清,只能辍学,四处求医。一条腿残了,两只眼睛又失明。

父亲没有放弃这个苦命的女儿,带着她辗转各地,到处求医,皇天不负有心人,奇迹出现了!曹府慢慢恢复了视力。这似乎是上苍眷顾这个孩子,给她留下一双能见到世界的眼睛。

后来曹府如饥似渴的学习,天道酬勤,她学有所成,顺利地取得乡村医生的资格,并在自己村子里开了一家小诊所。

曹府事业小有成就,人也更显阳光。一路走来,一直受到社会、亲朋好友等各方面的帮助。她那颗感恩的心一直是热的。她设立企业助学协会,帮助留守儿童,长期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她拥抱每一个学生,心贴心地温暖他们。10月下旬曹府又组织受助学生,到不同的地方旅游。一名受助的学生说:“曹阿姨的爱心,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曙光。”。“我不能改变大局,但我要尽力改变那些弱者的命运!”曹府有了如此宽阔的胸怀、坚定的信念,便有了足够的耐心。曹府知道,要彻底改变他们,必须给她们知识、技能。她给他们上课,进行专业培训。曹府说:“我要打开她们的心结,让一颗颗冻僵的心融化,激发出生活的热情。

将失物“完璧归赵” 芜湖陈奶奶众人夸

前不久,一位年近80的老奶奶急匆匆地走进洪桥社区居委会,向在场社区工作人员展示手中的黑色钱包,“这是我刚才买菜回来路上捡到的,里面好像有不少现金和身份证,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赶忙送你们这里来了,希望你们能帮忙联系到失主,他一定很着急!”头发花白的陈明秀奶奶喘着气说。

年近80岁的陈奶奶,身体硬朗为人热情。她告诉记者,当时捡到后,想到离事发地不远有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联系上失主,当面将现金405元,还有身份证以及各类名片、会员卡等信息核实,失物“完璧归赵”。正当社区让陈奶奶等待失主当面道谢之时,她却悄然离开。

安庆男子捡拾白色垃圾五年 义务保洁守护美丽乡村

在杨桥镇鲍冲湖村,有一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鲍冲湖村钱庄示范点。自2014年至今,几乎每个夜晚,这位义务保洁员都要出来捡拾白色垃圾。这位义务保洁员便是五组组长,钱庄自然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理事长,现年53岁的彭小武。

一手拎只塑料桶,一手提一把夹柴禾的火钳,在广场彩砖旁,依院落砌就的文化墙边,村组宣传廊一角,村组户户通水泥路……小心翼翼地夹起角落的烟蒂、塑料袋、果皮纸屑等放进塑料桶。为了乡村更加美丽,村民彭小武日复一日重复上述工作,就这样坚持了五年。

手上厚老茧记录生活艰辛!安庆老太扛起三代人力撑一个家

潘淑存是个苦命的人,小时候父母早早离开人世,好不容易结婚成家找到依靠,1994年,丈夫又不幸去世。中年丧夫的潘淑存来不及悲痛,要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还要照顾眼睛看不见的婆婆。老人年纪大了,做什么都不方便,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料理,潘淑存没有一点抱怨。

虽然不幸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家庭,潘淑存还是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呵护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做完家务、照料好家人生活起居之后,为了解决温饱和孩子读书的问题,潘淑存还要种地养鸡养鸭,到处打零工,赚钱贴补家用。有时到了夜间,当地居民还能遇到在干活的潘淑存。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常有居民这样问潘淑存:“像你这样的家庭一般人早就承受不住了,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呢?”潘淑存总是笑着说:“是因为爱,我用爱来支撑这个家,有爱就会有温暖!”

芜湖男子自强自立 成为助人为乐的“跛行侠”

李敏,一位下肢患有残疾的80后青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他出生便患有下肢残疾,两条腿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不能分担家里的农活,这可以想像是多大的一个打击。然而,他并没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整天抱怨老天的不公平而自暴自弃,他选择拜师学艺,跟着修锁、开锁的师傅起早贪黑地学习。在学习方面,他比任何人都努力,他明白这个手艺学会了就是今后吃饭的饭碗,因此更加的上心和努力。很快他就学会了师父的手艺,当他将第一把锁打开和修好的时候,心里的愉悦无以言表。他明白,自己跟别人不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自己只有学好手艺才可以养活家里人,就可以不用靠父母,可以自力更生。因此,在开锁修锁学好后,他并不满足于这一项技能,他又学习了修鞋补鞋包的手艺。这一学又是一门心思扎进去,两门手艺学会后,一干就是十八年。2005年,李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下来一个健康可爱的小男孩,在自己的影响下,儿子也自立自强,很优秀。

淮南好姐姐真情唤醒植物人弟弟 19年如一日悉心呵护

蒋荷芝家住新集矿新集家园,是安徽楚源工贸有限公司职工。父亲在弟弟蒋义2岁时因脑溢血去世了。弟弟出事成为植物人后,已经结婚的蒋荷芝毅然将弟弟接回了家,每天为弟弟做一日三餐、清理大小便、洗床单枕巾等,还为弟弟花了大量医药费,仅三年就花去5万多元,这让本来生活就不宽裕的家更加拮据。蒋荷芝照顾弟弟的同时还要去单位上班,有时一个班要上24小时,单位领导体谅她,允许她中途回去照顾弟弟生活,常常忙完这头忙那头。为了照顾弟弟,她每天要忙到凌晨,一双手苍老的仿佛是一位七八十岁老人的手。她对弟弟付出太多,导致爱人多方面不理解,最终离她而去。

在蒋荷芝精心照顾下,弟弟一点点在好转,从昏迷到苏醒,从喂饭、喂水到现在能自己吃饭,从瘫痪在床到现在能单独行走,从不能讲话到现在能听懂家里人说的话,从一个植物人到现在相当于8岁孩子的智力,蒋荷芝的爱创造了人间奇迹。弟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姐姐对我真好。”

安庆硕士女村官 筑梦乡村献青春

“80”后硕士研究生方小凤是我市岳西县人。毕业后,她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在大城市发展,而是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3月10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工作两年多来,方小凤真心扎根农村,真情融入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责任与担当。

1988年出生的方小凤,是我市岳西县响肠镇请水寨村人。2008年,她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年又考取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201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我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一路读到研究生其实很不容易。”方小凤告诉记者,自己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那就是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然而,方小凤却有着自己的“任性”。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对农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她研究生毕业时,就打定主意要回乡做村官。2015年8月,经过层层选拔,方小凤如愿成为岳西县五河镇五河村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书记助理。

这个5月,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