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退伍不褪色 安徽肥东老兵三次救人于水火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2019-07-29 第746期

三次救人于危难中,挽回了四条鲜活的生命;在当地是口口相传的好人,是大人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他就是肥东县道德模范伊长春。脱下军装换农装,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这便是对肥东老兵伊长春最好的褒奖。

在肥东县八斗镇花张社区,凤凰网安徽见到了肥东县道德模范伊长春,今年53岁的他,28年前,也曾是一名工程兵。如今,伊长春承包着一个小水库,平时自己开着小货车做水产小生意,日子简单而快乐。

谈起去年年初的救人经历,尹长春历历在目。那是2018年1月1日,伊长春和妻子开车路过双庙高速出口往八斗镇方向一公里处的一个水塘时,发现水里有一个面包车。因为自己车速很快,制动了50米左右,伊长春的车才得以停下来。“车子停下后,我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车里有没有人”,推开车门后,顾不上将车子熄火,伊长春立马朝着面包车跑去。

跑近河边,未加思索,伊长春急忙脱下外衣和鞋子,穿着秋衣秋裤便下水慢慢摸索前行,水深大概2-3米。据伊长春讲述,当时池塘边还有一个20来岁正在钓鱼的年轻人,和他一同下水救援。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两名落水者被成功救上岸。

据了解,被救出两位老人来自肥东县草庙乡,一位60多岁,另一位则已经70多岁。“我救完他们就直接回家了”,将两位落水老人成功救上岸后,伊长春默默地离开了现场。

伊长春告诉凤凰网安徽:“我是军人出生,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没有理由让自己拒绝,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我踏进军营的那一刻起,就永远的烙在了我的身上,直到今天都还是一如当初。而且我身体素质过硬,水性好,也有能力去救人。”乡亲们事后还曾调侃过他,“人家没有请你吃饭?”伊长春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据凤凰网安徽了解到,这已不是伊长春第一次救人。“第一次救人,大概在45年前的冬天”,当时伊长春只有七八岁,村里一个四岁的孩子在郭庄水库附近的稻田里玩火,一不小心把茅草堆点着了,整个人都在火里面。当时,在田埂上的伊长春发现了,他急忙冲过去,将四岁幼童拖了出来。对于伊长春来说,救人已成为一种习惯,勇救他人更是几十年前就已经深根于心的善良。

“现在那个弟弟在市里开饭店,当年脸上和手上被大火烧伤的疤痕还在,为了感谢我,他还经常叫我去饭店吃饭”。

伊长春第二次救人是他十一岁在上小学的时候。放学吃完午饭,一群小伙伴就到附近的池塘洗澡,当时伊长春发现一个同伴在水里扑腾,孩子一下浮出水面,一下又被水淹没,眼看就要溺水了,他立马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抓住那孩子的双脚,顺势拖到岸边,把一条命给救了回来。

“我一直都很支持丈夫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当初选择和他在一起就是因为伊长春这个人靠谱,有责任心”,伊长春的妻子向凤凰网安徽说到。虽然也担心在救人的过程中,丈夫会出现危险,但是和伊长春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妻子早已熟知,奋不顾身是源于伊长春自己的本能。因为当过兵,伊长春总是对自己要求很高,遇到别人有困难,也都是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帮忙。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一直坚持做好事。“当兵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军人’二字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在看到人民群众有难时,救人已成为我的本能……”,作为老兵,伊长春坚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