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亳州:有一种美丽叫做“看气质”


来源: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

这种气质有外在的环境气质、有内在的书香气质,也有市民的文明素养气质,勾勒出“十二五”的美丽背影,也为“三个亳州”现代化建设描绘出美丽底色。这张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凝聚着我市人民不懈的奋斗,是我市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的见证,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信心,也为美丽亳州增添了颜值、赢得了气质。

原标题:亳州:有一种美丽叫做“看气质”

“主要看气质”!2015年年底,这句话在网络上迅速发酵,短时间内登顶热搜第一的“金句”,成为人们张口即来的时尚热词。

增“颜值”、续“文脉”、提“气质”,亳州有一种美丽叫做“看气质”。这种气质有外在的环境气质、有内在的书香气质,也有市民的文明素养气质,勾勒出“十二五”的美丽背影,也为“三个亳州”现代化建设描绘出美丽底色。

有一种美丽叫做“看气质”美丽中国瞰亳州三

2015年10月以来,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安徽中队以“聚焦山河风光,反映辉煌成就,展示时代风采,打造大美中国”为主旋律,对亳州进行了多次航拍。图为亳州花戏楼。 新华社安徽频道图

和谐人居入画中

深冬的蒙城县许疃镇前马庄,碧波荡漾,一派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象。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干净的水泥路连着村里百余户人家。每家每户都盖起了新房,用上了冲水马桶。这与两年前“泥路坑坑洼洼,麦秸垛得几人高,杂物粪便随处可见,破墙破瓦破屋笆”的景象形成天壤之别。

水变清了、地变净了、杂物不见了、房屋也穿上了新衣裳,农民脸上乐开花,这得益于我市乡镇环境大改善。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三治三增三提升”工程,让许多像前马庄一样的村庄面貌一新,村民安居乐业,尽享美好环境带来的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三线三边”治理投入资金13.5亿元,综合整治河道40余条,优化景区19个,集中整治了5条铁路和高速、8条国道和957km县道。全市91个乡镇(街道)、1.4万个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已建成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26个,美好乡村建设走在皖北地区前列。

不但是乡村,城市的颜值也在“九城同创”中得到提升。“拆墙透绿”工程持续进行、沿河景观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涡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过街广告牌一一清除、新增绿化17.5万亩……一幅“城在水中走、人在绿中游”的美丽亳州景象,跃然而现。

从2009年涡河一期工程开工,到2014年涡河二期工程建设,再到2015年凤尾沟二期和宋汤河五期工程,以及水系贯通控制工程的陆续开工,目前我市已建成长达3.5公里的涡河景观带,龙凤新河二期、凤尾沟一期、宋汤河四期、郑店子等水系治理及景观带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城区呈现“水在城中流、舟在河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美景。另有市植物园建设已完成部分绿化栽植,建成游园两处。亳州正稳步朝着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迈进。

“你看,你看,蓝蓝的天!”市民手机拍摄亳州蓝天白云的画面让每个市民印象深刻。今年以来,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等目标任务,不断强化环境监管,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奏响了一部环境和谐进行曲。

数据显示,去年1-10月份,我市PM10平均浓度为83.8微克/立方米,同省政府考核目标相比每立方米下降了5.2微克,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的“节能减排”,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否决性指标,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实现“绿色”发展的“硬杠杠”。基于此,我市在创建环保模范城进程中,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为支点,全面实施减排措施,有效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如今,行走在亳州的大街小巷、主次干道,不难发现,道路洁净了,乱摆乱放的少了,乱贴乱画的少了,乱倒垃圾的少了,乱窜的三轮车不见了,杂乱无章的广告牌也没了踪影……

书声朗朗绕亳州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如同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城市的气质也需要书香来涵养。

亳州的内在气质,莫过于浓浓的书香。2015年4月,我市开启“书香亳州”建设,通过建设“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学校”、“书香家庭”、“书香村居”,培养市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居民家中,这是书香亳州建设的重头戏之一。为此,我市除了将书香送进机关、学校,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书香建设覆盖到全市1260个村、90个居委会。开展全民阅读行动,让浓浓的书香飘进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说起书香亳州,又不得不提起国学经典“六进”活动。早在书香亳州建设模式开启之前,很多市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的学习,便已渗透骨髓。

2013年,我市率先从教育系统兴起国学之风。 2014年初,我市首次把“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年,我市编印国学经典教育丛书近60万册,国学经典全面走进校园。2015年,我市又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中考和学业考核,并为高中教育编印12万册、24卷国学教材,实现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的全覆盖。此后,我市大力推进国学经典“六进”活动,将其从学校延伸至家庭、企业、机关、社区、农村。一场“诵经典、悟经典、行经典”的浓厚氛围,在全城弥漫开来。

书读多了,言谈举止间便会流露出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

丹华山庄小区居民李书华在讲述自己8岁儿子的故事时,满脸的骄傲。一次,她想让儿子穿上刚买的新衣服,去参加自己的同学聚会,可儿子却不肯脱下自己的校服,这让李书华有些不悦。没想到,小家伙昂首挺胸,一本正经地说:“衣贵洁,不贵华,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座城市也一样,不在乎楼有多高、路有多宽、霓虹灯有多亮,只要干净整洁,只要处处飘满书香,它就是美丽的、就是有气质的!正如亳州。

文明之风扑面来

市民的文明素养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素养“厚德”为先。近年来,以“厚德、务实、创新、奋进”为城市精神的亳州涌现出了一大批“亳州好人”、“中国好人”。4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子的许张氏、2010年在大连勇斗歹徒牺牲的夏氏父子、2013年在烟台勇敢接住从四楼坠落邻居的蒋兴保……

“好人”的集中涌现是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的有力佐证,也成为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体现,这也让有着“道德之乡”美誉的亳州远近闻名。近年来,我市先后评选出市道德模范约40名,“亳州好人”上百名,“中国好人”、“安徽好人”频现银屏。

做好身边事,温暖身边人,一个个小的温暖汇聚在一起,就成为最坚不可摧的爱。2015年12月3日,在市区魏武广场举行的国际志愿者日启动仪式上,我市为2015年度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和荣获安徽省三星级志愿服务广场的社区进行授奖。

正是这一个个热心忙碌的身影,在无形中将爱心播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以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他们是城市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更是带动市民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的推动者。

作为有着3700多年历史的古都,亳州拥有着众多不可复制的道家文化、曹魏文化等人文资源,有着层出不穷的“亳州好人”、“中国好人”。这些不仅是引以为荣的文明根脉,也是这座城市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前进的动力。这里衍生出的亳州好人一批接一批,这里孕育的文明市民一波又一波。

从2012年利辛市民刘兵的造血干细胞被输入陌生白血病儿童身体里,到2015年蒙城汉子孙明军和朱洪图在浙江苍南县勇救落水5人,再到几日前交警张晓天与市民齐心搭救落水大妈……在救人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甚至顾不上自己的生命。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彰显出了亳州大爱,都谱写了动人的文明之歌。

文明是城市之魂,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文明城市的根基。2015年1月,我市正式当选为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市。这张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凝聚着我市人民不懈的奋斗,是我市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的见证,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信心,也为美丽亳州增添了颜值、赢得了气质。

[责任编辑:康鹏飞]

标签:气质 亳州花戏楼 我市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